理論前沿
學術研究
-
宮廷到市井:唐代住居與文學
文學是“人”學也是“物”學,研究住居與文學,需要把創作主體和書寫對象置于住居空間中,通過物質化的場景再現,探討創作者如何通過文學書寫來表達生活體驗、生存狀態與生命意識。唐代時期,物質與精神文化發展到前...
2022-08-25 -
唐代碑志書寫中的洛陽
隋代負責兩京建設的宇文愷撰有《東都圖記》、隋著作郎諸葛潁著有《洛陽古今記》、唐著作郎鄧世隆作《東都記》等。雖然這些唐東都共時文獻資料多佚失,但幸運的是,河洛地區新出碑志數量巨大、內容廣博、時代序列完整...
2022-08-25 -
未來再出發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想 通訊員 程祖浩)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加快體育強國建設...
2022-08-24 -
中國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新方案
全球貧困治理面臨巨大挑戰,消除貧困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世界銀行在2021年1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約有7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其中新冠疫情將使超過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同時,過去四十年來,中國貧困人...
2022-08-24 -
新行政法的時代任務
按照形式主義法治的理解,法律應當為自由留白。為此,面對市場、社會、個人等法外空間,法律應當嚴格劃定自身的活動界限,除非必要,盡量不去侵擾、介入法外空間。刑法上的傷害原則,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訴訟法中...
2022-08-24 -
從國家建設視角理解現行憲法
憲法學的研究,往往從憲法概念的界定出發,同時圍繞著成文憲法展開;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部憲法,基于不同的研究視角,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集中載明和權威宣示,憲...
2022-08-24 -
回流農民工: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受宏觀政策導向、產業區域轉移、家庭生計需求、個人發展訴求等因素的交織影響,農民工回流趨勢愈發明顯、數量規模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人才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由此,學術研究領域產...
2022-08-24 -
以系統論構建美麗中國
20世紀70年代,羅馬俱樂部站在人類存續的高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引發人們對生態倫理和環境正義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在中國,生態環境問題曾經并不突出,但隨著人口膨脹、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對自然資...
2022-08-24 -
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新進展
《傳統中國的財富積累與分配——1820年代長三角地區社會財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4月版),是張曉晶教授及其學術團隊將國家資產負債表方法應用于中國經濟史研究的首次探索。該書估算了中國近代...
2022-08-24 -
以機制建設助力老齡產業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家庭規模小型化的影響,家庭照料資源日趨緊張,外部為老年人及家庭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機制還不健全,激勵老年人及家庭消費的市場及供需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各類老齡產業資源配置科學化、合...
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