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再出發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
日期:2022-08-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想 通訊員 程祖浩)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成為國家戰略層面的事業,通過相關研究助力加快體育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8月19日,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研究》重大項目開題論證會在北京體育大學舉行。會議由北京體育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項目負責人為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曹衛東教授。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高峰為論證會致辭。高峰表示,體育關乎人民幸福和民族未來,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逐步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他表示,體育強國建設具有歷史繼承性,又具有現實緊迫性,希望項目組將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置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時空視野中進行系統考察,并以此項目研究為引領,帶動北京體育大學師生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為加快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出北體人的力量。
北京體育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海英對課題進行了報告,此次報告分為三大部分,總共十一個章節。她從研究背景、研究價值、總體框架、重點難點、思路方法、創新之處、預期成果等7個方面進行了匯報并重點介紹了此次課題的兩個價值維度。第一,學術價值:深入理解“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馬克思主義體育思想;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理解體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體育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整體關系,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強國理論。第二,應用價值。從制度建設、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產業、 體育文化、體育治理、冬奧遺產、體育外交等不同角度闡述體育強國建設的具體舉措,推動體育強國建設;對體育強國建設戰略進行宣傳普及,提升民眾健康意識,助力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
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對報告進行了點評。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國慶首先表示肯定。就本次報告的問題而言,他建議加強體育強國的學術史梳理、分析體育強國建設存在和問題困境,也可以圍繞“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兩個重點問題展開。此外,除了北京冬奧會對體育強國的意義外,也需要關注北京夏奧會,只有這樣才能夠突出“雙奧之城”對體育強國的意義。
天津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欣表示,報告應當緊緊圍繞“新時代”這個時代背景,從體育強國建設的整體性出發凸顯如何“加快”,增設青少年體育內容,體現體育治理的重要性。
吉林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邵桂華建議說,報告應確立合理的研究范式,尋找到能夠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的驅動力,建立體育強國建設各個主體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支撐的運行機制。
除了體育領域的專家外,會議還邀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的相關專家進行點評。清華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委員會主任鄒廣文認為,建議課題研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既要有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又要提出具體實操方略,另外要在突出惠及每一個體的角度凸顯體育強國與體育大國的本質差異。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東認為,報告應該宏觀把握加快體育強國建設,并充分考慮到目前國際形勢對體育強國建設的影響,同時既要學習國外開展體育的先進經驗,也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智慧。
最后,北京市社科聯、北京市社科規劃辦理論研究部副主任安然對北京市社科聯、北京市社科規劃辦基本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對設立重大項目的背景、目的和意義進行了說明。安然提出,項目組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作為研究的根本遵循,要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弘揚時代風貌,希望北京體育大學以此為契機,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