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
古籍數字化助力古典學研究
本報訊(記者班曉悅 吳楠)10月19日,“中國古典學研究進展與古籍數字化前沿技術”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吳懷東表示,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便捷、效率,也帶來...
2024-10-30 -
【聚焦學理中國】做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宣講工作的三原則
宣講工作是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遞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載體。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工作擔負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2024-10-30 -
【“三大體系”建設】人工智能的倫理挑戰與科學應對路徑
自2022年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推動了人工智能(AI)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并重塑經濟、社會。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會和風險的爭論。事實上,爭論可...
2024-10-30 -
商君之學的多維度解讀
《商君書》始稱《商君》,又名《商子》,是一部先秦時期的政治論文合編,對于我們深入研究戰國史,深刻理解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制度及法律思想等具有重要價值。而從古至今歧見紛紜的評價及文字的古奧難讀,也使《商...
2024-10-30 -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東北社會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通訊員 肖興婷 安若男)10月20日,吉林省社會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東北社會建設”研討會在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吉林省行政學院)召開。 中國...
2024-10-30 -
華夏民族價值理念彰顯中華文明連續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連續性居于第一位,華夏民族價值理念使中華文明充滿生命活力,鑄造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連續性特征。 華夏民族價值理念促使 中華文明連綿...
2024-10-30 -
從基層治理解讀近世中國
“郡縣治則天下安。”基層社會治理與社會秩序維系既是國家治理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也是理解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制度的重要線索,受到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廣泛關注,不同學者從不同視角出發,形成豐富的...
2024-10-30 -
數字技術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傳播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
2024-10-30 -
【理響中國】堅定文化自信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時代新命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深刻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八年的文化發展實踐表明,“文化自信”科學...
2024-10-30 -
探索師范院校協同發展新范式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毛軍剛)10月10日,“山海有界,青綠無垠——弘揚教育家精神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大思政課在華中師范大學露天電影場舉行。來自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華中師...
2024-10-28 -
把唐詩學研究推向縱深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陳煉)9月20—22日,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東亞唐詩學研究會、上海市古典文學學會、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和唐詩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2024東亞唐詩學青年學者論壇暨國...
2024-10-28 -
踐行“三項共識” 鍛造“四強”支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第四黨支部由全球史研究室、太平洋與太平洋國家史研究室兩個部門組成,現有正式黨員8名,支委3名。黨支部始終堅持把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放在首位,通過定期開展理論學習、不斷提...
2024-10-28 -
推動民間資本參與“平急兩用”建設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也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和“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的重要...
2024-10-28 -
百年工運與人民城市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陳煉)2024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好人民城市理念,9月18日,百年工運與人民城市...
2024-10-28 -
王陽明與明代書院教育的發展
明代學術的轉折和書院講學的興盛是從王陽明開始的。《明史》對此指出:“正、嘉之際,王守仁聚徒于軍旅之中,徐階講學于端揆之日,流風所被,傾動朝野。于是搢紳之士,遺佚之老,聯講會,立書院,相望于遠近。”...
2024-10-28 -
古籍子部譜錄類科技思想的收集整理與現代價值
譜錄是指按照事物類別或系統編撰成的書籍。《辭海》謂:“譜,布也,刊其事也。”錄者,《辭海》謂:“錄:記錄、抄寫;記載言行事物的冊籍,如言行錄、備忘錄、金石錄。”《說文》新附把譜與錄合釋為“譜錄”,...
2024-10-28 -
促進“一帶一路”口岸合作共贏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10月25日,以“政策驅動 口岸協同 合作共贏”為主題的陜西省社科界第十八屆(2024)學術年會分場暨第五屆陜西口岸經濟發展論壇在西安翻譯學院召開。 西安翻譯學...
2024-10-28 -
挖掘“關學”哲學精神的時代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楊非非)10月26日,“關學博取兼容的哲學精神及其現代價值”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學如圣人”“求為圣人”“期于圣人”“學...
2024-10-28 -
中國“文化研究”的未來面向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作為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從英國左翼知識界日漸勃興的一種獨特的學術思潮、思想范式和知識實踐,自90年代中期正式傳入中國大陸學術界。三十年來,“文化研...
2024-10-28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雙碳”目標實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2024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指出,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全面推進美...
2024-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