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前沿
理論前沿
-
【理響中國】中國式現代化助力世界和平與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自近代開始到冷戰結束,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相繼登場,人類社會長期處于動蕩與戰爭狀態。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
2024-10-31 -
全球文明倡議持續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
2024年是全球文明倡議提出一周年。這一年來,倡議為國際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為人類文化與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早在2021年和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與...
2024-10-30 -
社區社會資本視角下促進流動老年人心理健康
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全球各國需直面的共同挑戰,也是新時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近年來,在新型城鎮化持續推進和代際支持文化的雙重影響下,流動老年人的數量呈快速增長態勢,并在未來將以較大規模持續存在。與...
2024-10-30 -
社區參與促進老年人幸福感提升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漸突出,老年人的健康、養老等一系列問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迫切性空前凸顯。傳統的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已經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社區作為聯結個體與社會的...
2024-10-30 -
以詩歌翻譯見證中法文化交流
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文學作品的翻譯是重要的一環,涌現了許多優秀的翻譯家,葉汝璉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家學氛圍的影響下,早年的葉汝璉接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葉汝璉的中學時代正...
2024-10-30 -
城市語言景觀的發展與治理
語言景觀在和城市的對話中書寫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保持共變關系,是透析城市的棱鏡。伴隨公共空間的定義更新、社會語境的重構組合,我們需要開啟新視角、探索新路徑,不斷提升城市語言景觀的治理效能。 城市...
2024-10-30 -
余光中文學和翻譯中的鄉愁
探討余光中的文學和翻譯思想,離不開“現代性”和“鄉愁”這兩個主題。余光中的文學和翻譯圍繞中西之間及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展開。有論者指出:“余光中詩意的思想不僅隱含著20世紀中國文學從‘古典’到‘先鋒’...
2024-10-30 -
蹚出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新路
本報訊(記者吳楠)10月24日,由江蘇省社科聯主辦的《江蘇十三繪: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市域圖景》新書發布暨中國式現代化市域探索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江蘇有更集中的體現,...
2024-10-30 -
高質量建設新型智庫
本報訊(記者張杰)10月25日, 2024泰山智庫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辦。與會學者圍繞建設高質量新型智庫、鞏固和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新質生產力與現代化新動能等議題展開研討,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
2024-10-30 -
加強語言學研究倫理建設
研究倫理指的是在進行科學研究時需遵循學術界普遍認可的倫理準則和指導方針,確保研究活動符合道德標準、法律法規和學術規范。1947年頒布的《紐倫堡守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研究倫理的綱領性文件,受到了國...
2024-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