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深圳學術沙龍

        “深圳如何先行示范”高端學術沙龍舉辦

         日期:2019-12-03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國和 通訊員 吳秋歌)由深圳市社科聯主辦、深圳市經濟學會承辦的第十一屆深圳學術年會之“深圳如何先行示范”高端學術沙龍近日舉行,來自我市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圍繞如何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展開研討。

          深圳市社科院原副院長郭祥焰認為,《意見》是我國改革開放發展到新時期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具有全局意義的大事,其意義可與當年創建經濟特區相提并論。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成績顯著,深圳已成為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新型國際化城市,深圳是必然的選擇。深圳市社科院、市社科聯科研學會處莫大喜處長在發言中說,深圳要建設成為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學術文化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學術繁榮、文化先行,為城市文明建設起核心作用。

          深圳大學研究生院執行院長汪永成教授認為,建設與先行示范區相適應、相匹配的高等教育體系,是深圳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和釋放人才紅利的主要途徑,應該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將深圳作為研究生教育先行示范綜合授權改革試點高校,支持深圳大學等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前提下,參照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有益經驗,按照不低于目前985高校已有辦學自主權的原則,充分賦予研究生教育方面一攬子的辦學自主權,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實現跨越式發展。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所鄧志旺博士從對深圳產業空間對標世界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研究中發現,缺少空間不是深圳最主要的原因,深圳還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可以參照國際一流城市都市圈發展,大力推進周邊城市合作,提升城市產出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創新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密碼,深圳要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格局,應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經濟新體制,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研究員譚剛教授認為,深圳可借鑒現有全球標桿城市的做法與經驗,參考最能反映全球城市發展方向的指標體系,逐步完善和細化向全球標桿城市躍升的工作思路和行動方案。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黨組成員、市新興金融行業黨委專職書記賴群陽認為,金融先行先試既是深圳承載的重任,又是新時期深圳金融發展的重大機遇。具體可分為三階段:到2025年,建設成為安全、開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金融中心。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活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綜合實力領先、國際影響力顯著的國際金融中心。

          深圳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董曉遠提出,電子和電氣設備以及科技硬件和設備是深圳重要的兩個行業,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顧問蔡建輝說,城市化是經濟強國的基本特征。在促進深圳城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房地產的開發促進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為高科技企業提供了場所,應充分利用深圳優越的空間和體制機制優勢,賦能周邊區域空間,帶動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