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會科學》2024年第2期
日期:2024-03-14 來源:深圳市社會科學院
話語建構方法,是政治話語能夠被成功建構并且形成體系的關鍵因素。
世界現代化的發展經驗、一般規律與中國方案邱佛梅 吳定海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立足本國國情,具有本國特色。
“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治理的國際合作平臺蘭日旭 宋英豪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之際,為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所提出的中國方案。
為什么城市群發展有利于城市間分工協同?戴 欣 崔文岳 唐 杰
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城市之間的規模差異與功能差異是影響城市群內部分工發展和創新協同的重要因素。
人民幣匯率預期度量的新方法:從外匯期權中提取風險中性概率密度石 凱 聶 麗
預期管理,已成為新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不僅可以緩解對中國操縱匯率的指責、為穩定人民幣匯率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式,還可以降低外匯管理成本,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中小微企業壽命短,主要是因為缺少外部股權資本。
企業數據的知識產權保護何 蓉
企業數據和知識產權的客體之間存有共性。
數字藏品作為文化數字化的典型應用,發展前景廣闊,但其權利解釋難題亦亟待回應。
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制度建構路徑優化趙 蕾 樊文穎
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兼具實體法與程序法雙重屬性,基于實體法或程序法單一維度的制度建構將會陷入“一元觀”困境。
意識形態治理理念的提出與運用是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黨的領導”既是一種政治原則,也是一整套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體制機制。
雖然共識模式很好地體現了中國決策過程的制度特征,但仍存在類型代表不足以及概念模糊等問題。
中國古代哲學超越性概念與范疇的翻譯問題,關系到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之林如何自我定位以及與世界哲學如何對話。
作為近代第一大文人團體,即使在其主任柳亞子宣告南社解體之后,南社仍為傾心古典文藝的文人提供人脈資源和交流機會。
02世界現代化的發展經驗、一般規律與中國方案(17-29).pdf
03 “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治理的國際合作平臺(30-37).pdf
04為什么城市群發展有利于城市間分工協同?(38-49).pdf
05人民幣匯率預期度量的新方法:從外匯期權中提取風險中性概率密度(50-59)無轉文.pdf
06以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流向非上市企業的路徑(60-74).pdf
08權利束視域下數字藏品的權利配置與沖突解決(89-101).pdf
09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制度建構路徑優化(102-112).pdf
10新時代意識形態治理的內在邏輯及其統一(113-120).pdf
11“黨的領導”如何嵌入政府治理過程?(121-127).pdf
12競爭性決斷:一個無共識決策模式(128-13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