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社科普及周]六大板塊聚焦“人文·城市”主題
日期:2007-07-30 來源:深圳特區報
第五屆深圳社會科學普及周8月19日至25日舉行
六大板塊聚焦“人文·城市”主題
首次舉辦深圳城市人文精神電視暨網絡辯論賽將成最大亮點
【本報訊】(記者滑翔實習生楊賽)金秋八月,深圳市民又將迎來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第五屆深圳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定于8月19日至25日舉行。活動組委會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本屆社會科學普及周將以“人文·城市”為主題,通過六大版塊的社科普及活動廣泛吸引市民參與,從而提高市民人文素質,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進一步推進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設。其中,首次舉辦的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設電視暨網絡辯論賽,將成為本屆社會科學普及周的最大亮點。
深圳社會科學普及周是深圳加強城市人文精神建設、構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深圳社會科學研究貼近實踐、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一項有益嘗試。自2003年推出以來,在全市引起了較大反響,成為繼“文博會”、“讀書月”、“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之后,深圳又一響亮的公共文化品牌。本屆社會科學普及周由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主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深圳發行集團、深圳大學、市委黨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綜合開發研究院、六區區委宣傳部、深圳圖書館協辦。
據悉,按照市委四屆五次全會提出的致力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設的決策,本屆社會科學普及周將圍繞“人文·城市”這一主題,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動,以進一步營造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的濃郁氛圍,引導廣大市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切實推進和諧深圳、效益深圳建設。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板塊的內容:
——首次舉辦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設電視暨網絡辯論賽。作為本屆社科普及周的“重頭戲”和最大亮點,辯論賽共有12支隊伍參賽,分別來自市直機關工委、市國資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民營工委、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全市六區,參賽隊員中既有機關公務員、公安干警、企業職員,也有大專院校學生和中學生。8月4日至8月25日,12支參賽隊將分成A、B兩組,先后進行初賽、復賽、半決賽、決賽4輪共13場比賽。辯論賽實況將通過深圳電視臺、深圳新聞網、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網站播出,廣大市民屆時可以通過網絡和短信投票參與最具人氣辯手、最具人氣隊伍等的評選。昨日新聞發布會上,12支參賽隊伍進行了分組抽簽,選手們也依次精彩亮相發表參賽宣言,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舉辦“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成就展”。作為深圳社科界的一次“集體亮相”,本次展覽將從8月19日起在深圳圖書館二樓大廳開展,為期一個月,展出內容為2000年至2007年間深圳市優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重要學術活動、社科普及活動、社科研究機構及學科帶頭人等,使廣大市民全面了解深圳市社科研究現狀,分享優秀成果。
——開展“生活中的社會科學”大型義務咨詢活動。活動定于8月19日在深圳中心書城2樓舉行,內容將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就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法律糾紛、證券投資、財務管理、婚姻家庭、心理衛生、青少年教育等多個主題,組織市社科聯各成員單位有關專家為廣大市民答疑解惑,宣傳普及社會科學知識。現場還將免費送書、發放社會科學普及宣傳材料。
——組織優秀人文社科讀物推薦及展銷。社科普及周期間,組委會將聘請有關社科專家評選出的50種優秀人文社科讀物,將書目在《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晶報》上登出,向廣大市民推薦,同時在深圳中心書城開展展銷活動。
——舉辦人文社會科學系列講座。8月19日至24日,每天下午3點到5點,組委會將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到全市六區舉辦6場免費講座,講座主題包括“城市人文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經濟發展后的文化追求”、“經濟發展中的人文環境建設”、“建設性批評精神的幾個問題”、“城市文化資本與城市記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等。
——舉辦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有獎競賽。從8月7日起,“人文社科知識競賽”將在《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晶報》上刊出試題,并開始回收答卷,競賽至8月19日截止,8月25日抽獎并公布獲獎名單。本次競賽較往屆在獲獎人數和獎金上均有所增加,擬設一等獎5名,每名獎金1500元;二等獎20名,每名獎金800元;三等獎50名,每名獎金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