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

        潘麟先生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 深解儒家《大學》

         日期:2015-09-09   來源:中國網

        W020171212433078287294.jpg

        8月30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潘麟先生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講授儒家經典——《大學》之“為己之學”。潘麟先生的講解精彩紛呈,能容納4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聽眾專注聽講,不時傳來陣陣掌聲。

        潘麟先生,1973年生于安徽定遠。自少年起即出入于諸子百家之間,篤學精思,縱橫千載,于文學、歷史、哲學、宗教學及印度文化研究等學科領域的造詣尤為突出,曾發表各類學術論文百余篇,成為當代原創型思想家和哲學家。并多次深入青藏雪域等地進行禪修苦行,26歲時于圣城拉薩明心見性而徹悟宇宙人生之真相。

        潘麟先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當代見聞解脫大成就者,東方文化集大成者,著名生命學家,首所生命科學研究機構——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同時還是千古絕學——皇冠瑜伽(心傳體系)、茶道(正宗禪茶體系)、禪舞(飛天舞體系)、香道(秘傳丹香體系)、醫道(生命醫學體系)、獅子吼(梵音唱誦體系)、光明大圓滿(虹身成就體系)等若干項“非遺”的當代傳承人。潘麟先生已經面世的生命學鉅著《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從身心健康到生命覺醒》《〈瑜伽經〉直解》《〈心經〉直解》《〈大學〉廣義》《〈金剛經〉的智慧》《以心傳心——潘麟先生講授皇冠瑜伽》,英文著作Come up to the Great Guru(2009年于印度出版發行)等受眾廣泛,深受廣大讀者青睞。

        W020171212433080548064.jpg

        在當日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上,潘麟先生首先從“女子無才便是德”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正含義講起。此兩句名言千百年來被世人所誤解。“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指古代女子技藝超群、持家有方卻謙虛內斂,從不宣揚自己的才能賢淑,就像自己沒有任何才能一樣。這樣的女子擁有最為可貴的品徳!這句話實際上是古人對德才兼備之女子最大的贊美,并非對女子的貶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實含義是若一個人學習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成長自己的覺悟,完善自己的人格,彰顯自己的德性,而只是為了獲得外在的功名利祿,則天必誅之,地必滅之。

        “為己之學”即如何成為大人之學。何為“大人”?潘麟先生對“大人”和“小人”含義作出精彩闡述。“大人”是胸懷天下,視天下如己,“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擁有大胸懷、大境界、大格局之人。反之,“小人”就是心胸狹隘、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得過且過、自得意滿之人。故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W020171212433081305773.jpg

        至于如何成為大人,儒家為我們指明了道路,即《大學》開篇所言“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明白和彰顯我們先天本有之德性,同時“親民”、愛民、為民,成就一番立言、立功、立德之事業,最終實現“至善”——內圣外王的圓滿境界。

        由此,潘麟先生引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截然不同的內涵。“他律道德”是束縛,是外在規范;“自律道德”是我們先天本有的德性,即儒家所說的“良知”,彰顯后帶給我們的是身心全面的解放和對生死的徹底超越。因此,“自律道德”才是生命的最高主宰。天下最為可畏者,并非世間的法律和道德規范,而是我們內在生命本有的法則。圣人的教化也以此為根基。

        W020171212433082053555.jpg

        針對現場觀眾的提問,潘麟先生闡釋了自然科學帶給人類的是“外解放”,而生命科學(即以儒、佛、道等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帶給人類的是“內解放”。它們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類科學,但兩者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只有同等重視,人類社會方可實現穩定持續地和諧發展。同時,潘麟先生創造性地提出了“獸性經濟學”和“人性經濟學”的概念,并對其進行比較分析。人性經濟學倡導的是真正的人文關懷,與習近平主席提倡的經濟新常態、文化新常態理念相呼應。潘麟先生認為,我國的儒家可以說是全世界思想體系中“人本化”哲學實踐體系的代表,呼吁在當今提倡儒家《大學》之“為己之學”不僅是順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講座結束后,東方生命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向到場的聽眾贈送了潘麟先生的系列學術著作。

        W020171212433082466883.jpg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