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報告(2024)》發布
日期:2025-05-19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當前,人工智能(AI)正成為推動城市智能化升級的重要引擎。近日發布的《深圳藍皮書: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報告(2024)》系統總結了深圳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創新實踐,為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超大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實踐參考。
報告指出,深圳充分發揮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優勢,正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務服務、醫療健康、教育服務、氣象預報等領域形成突破性應用。如福田區依托政務大模型實現城市事件智能分派,辦理效率大幅提升;全國最大的中文醫療問答數據集“華佗GPT”服務用戶數十萬次;全球首個業務級區域氣象大模型“智霽1.0”實現分鐘級精準預報。
該報告深入分析了影響智慧城市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的主要因素,包括算力、數據、場景應用、人才、生態等方面。同時指出,應搶抓人工智能大模型飛速發展的機遇,在建立智慧城市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工作機制、探索構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實驗室、推進多元優質普惠安全的基礎算力設施建設、強化高質量公共數據要素資源供給、有序推進大模型在智慧城市領域創新應用、以場景應用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快推進通用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領域應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隨著低空飛行活動的持續發展,高質量的低空氣象服務對于確保低空飛行器的飛行安全和提升作業效率變得尤為關鍵。”報告研究提出,氣象科技賦能深圳低空經濟創新發展正面臨強盛需求和嶄新機遇,也存在氣象科技支撐離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要求有一定差距、氣象數據要素利用與流通支撐低空氣象的數字化能力需進一步加強、低空氣象融合發展所需氣象賦能服務產業的資源相對匱乏等挑戰,氣象科技具有重要的經濟賦能和推動經濟發展作用,有望成為構筑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鏈條和潛質產業。(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