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加速文化產業創新
日期:2025-02-10 來源:深圳特區報
■ 周建新
提 要
文化數字化是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在建設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引領下,深圳應加快創新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路徑,通過優化政策環境、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等手段,為文化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開放、包容、創新的生態系統。
深圳文化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引領下,深圳應加快創新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路徑,通過打造“數字灣區”,進而建設“人文灣區”。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2023年,深圳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75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8%左右,支柱性產業的地位不斷鞏固。為進一步推動深圳文化產業數字化,需深入貫徹《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中的各項改革措施,特別是針對文化產業領域的改革措施要細化落實,確保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同時,結合《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規劃(2021-2025)》等戰略規劃,深圳應積極探索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新路徑,通過優化政策環境、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等手段,為文化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開放、包容、創新的生態系統。
一是加強文化產業政策創新,出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二是加大對文化科技創新的投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文化產業中的廣泛應用。三是加強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人才培養體系,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投身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深圳將能夠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文化產業支柱地位,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為全國的文化產業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數字文化產業轉型
深圳作為全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其產業生態在互聯網信息服務內容、互聯網游戲服務、文化軟件研發及互聯網廣告等多個細分領域均展現出卓越的創新能力。深圳在網絡視聽、電子競技、人機交互、智能文化軟件等新興領域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產業增長極。這不僅凸顯了數字文化產業在深圳經濟版圖中的重要地位,也預示了其在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成為驅動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文化數字化背景下,深圳應進一步探索數字化技術在文物博覽、文化旅游、影視演藝等傳統文化產業領域的創新應用,同時形成一系列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新型文化產業模式,如數字電競。這些文化新業態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體驗,也將為全國的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經驗。
優化文化產業鏈布局
深圳市憑借其堅實的制造業根基、發達的商貿服務體系與高效的物流網絡,成功打通了文化制造業的產業鏈條,在影視設備、高端視聽設備、無人機技術、印刷包裝等關鍵領域均有突出表現。面對科技進步與新興文化消費需求的雙重驅動,高端文化制造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深圳應積極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整合與協同創新,形成更加完善、高效、具有韌性的產業鏈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制造企業與知名品牌。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結構、拓展應用場景等措施,不斷提升這些領域的技術水平與市場占有率,為深圳文化產業的持續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此外,深圳還應積極構建“制造+銷售+服務”一體化的文化生態體系,強化文化產業鏈的服務支撐功能。通過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文化產品交易平臺、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教育、科技等相關產業的跨界融合,不斷提升文化產業鏈的整體效能與附加值,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便捷、個性化的文化消費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深圳應努力提高品牌、技術、渠道等多方面的市場占有率,鞏固并擴大其文化產業領先地位。
擴大文化產業品牌影響力
深圳市在文化產業領域已構建起一系列具有全國乃至國際知名度的品牌體系,如華強方特的“熊出沒”、騰訊的“王者榮耀”等知名文化IP,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代表。同時,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大芬油畫村等文化產業園區,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產業集聚效應,成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標桿。深圳文化產業品牌數量的激增與影響力不斷擴大,彰顯了其在全國文化產業版圖中的領先地位。
當前,深圳已初步形成數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產業鏈上下游銜接緊密,但相較于國際知名文化品牌而言,其國際影響力仍有待提升。因此,亟須以文化企業為驅動,激發產業創新活力,通過品牌建設、市場拓展、國際合作等多種手段,共同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品牌。深圳應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平臺搭建等多種方式,促進產業要素的高效集聚與優化配置,加速形成更多的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產業集群,為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開展文化數字化系列工程
文化數字化是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深圳應積極落實這一國家戰略,開展文化數字化系列工程,促進“數字灣區”和“人文灣區”建設。
第一,開展文化數字化產業發展建設工程。推動深圳文化產業“上云用數賦智”,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應用,建好新型基礎設施和孵化平臺。豐富數字文化服務類型,加強新的文化場景,建設線上線下、在線在場的深圳數字文化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深圳數字文化體驗園,打造一批沉浸式體驗型智慧景區。
第二,開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培育工程。依托深圳“文化+科技”的發展優勢,加快集成全息呈現、數字孿生、多語言交互、高逼真、跨時空等新型體驗技術,促進動漫游戲、電子競技、超高清視頻、藝術培訓、文化旅游等領域新興業態集聚發展。
第三,開展文化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工程。支持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發揮平臺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資源數據和文化數字內容的發展提供確權、評估、匹配、交易、分發等專業化服務。【本文系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課題“深圳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與創新研究(SZ2023D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文化數字化與文化創新發展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二級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