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構建“城市+AI”全場景體系

         日期:2024-12-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昨日,深圳市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建設推進大會暨產業推介招商會舉行。深圳特區報記者 賴犁 攝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鄒媛 徐興東 吳亞男

          全方位安全監測照護的“AI+養老”“AI業務大模型+企業服務”、機場自動駕駛代步機器人、打造科學育兒多場景AI大模型……這些人工智能領域的未來場景,或將在深圳成為現實。

          在12月18日舉行的深圳市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建設推進大會暨產業推介招商大會上,發布了第四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征選100個人工智能開放場景應用,助力深圳構建覆蓋群眾服務、企業服務、城市運行、重點行業賦能的全場景建設體系。

          以更大力度夯實AI產業基礎 實現4個“最”

          “深圳已集聚了超2200家人工智能企業,覆蓋芯片、模型、硬件以及應用等全鏈條,形成了龍頭企業國際爭先、高成長性企業國內一流、初創企業競相發展的‘雁陣式’梯隊。”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主任林毅現場介紹,作為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鏈條完備、生態要素健全、投資生態活躍、應用場景豐富,已形成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扎實基礎和突出優勢。

          早在2022年,深圳就發布了全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從深圳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圍繞“明確范圍+補齊短板+強化支撐+搶抓應用+集聚發展+規范治理”等環節進行探索創新,為促進深圳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人工智能產業增加值增長14.1%。

          大會當天,深圳再次發布人工智能產業支持政策,圍繞豐富生態要素供給、深化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4個維度提出了發放“訓力券”“語料券”“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加速開放政務應用場景、加速培育人工智能國產生態、打造產業交流高端平臺等18條硬舉措,以超常規力度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實現算力供給最普惠、場景應用最開放、產業生態最健全、創新創業最便捷。

          企業所需即深圳所向。算力是驅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目前深圳智能算力已超10E,深圳將持續強化供給,2025年年底實現超50E供給。深圳還將持續完善人工智能投融資生態,即將設立100億元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推動構建“引導基金+天使基金+種子基金+集群基金”協同發力的千億元基金投資生態。

          累計發布近200個“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

          應用場景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支撐。深圳正積極拓展“千行百業+AI”全域全時全場景應用,先后發布4批累計近200個“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加速AI向C端、B端、G端全面滲透,并在法院、政務、環衛、公安、氣象、醫療等領域培育打造出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標桿案例。

          大會現場發布了《“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第四批)》,包括50個政務領域場景、50個國企領域場景,涵蓋經濟運行、公共服務、城市安全、生態環境、能源、電力、金融等領域。

          在公共服務方面,市政數局推出了“AI+政務辦事助手應用”,將以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和辦事體驗為導向,圍繞政務服務咨詢、申報、受理等環節,探索應用自然語言大模型等技術,提升線上智能客服的意圖識別和精準回答能力,支撐政務服務全渠道應用,打造一個集中的服務樞紐+“邊聊編辦”智慧服務模式,實現用戶的服務需求識別率95%以上,系統答復準確率90%以上,用戶對平臺的使用好評率90%以上。

          在養老、教育、醫療等領域,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和市衛健委也推出了相應的應用場景。探索“AI+養老”為老年人提供高效精準服務、全方位安全監測照護和數字化醫療健康守護;探索人工智能在公立醫院服務中的應用與優化,優化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的患者健康服務;推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AI輔助個性化教學,協助老師備課、授課,引導學生體驗最前沿人工智能技術。

          此外,在媒體應用領域,深圳報業集團將探索“深報·智匯”傳媒行業大模型,深圳廣電集團將探索“智慧融媒AIGC及內容大數據綜合服務云平臺”,充分運用新技術創新媒體傳播方式,提升新聞傳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