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藍皮書:深圳經濟發展報告(2024)》發布

         日期:2024-11-2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杰 通訊員 賈珊珊)11月28日,深圳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深圳藍皮書:深圳經濟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深圳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為主線,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2023年至2024年深圳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與研判。

          

          藍皮書建議深圳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提升科技創新“硬核力”、產業體系“競爭力”,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創新之路,最終成高質量發展之效,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是具有極強頭雁效應的經濟引領性產業。隨著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在促進各行業的創新與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藍皮書經過綜合分析發現,2023年深圳市AI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整體競爭力比2022年實現穩步提升,其中產業鏈布局基本全面,但更側重AI應用,算力、算法、數據業務企業還不多;企業經營收益水平總體相對合理,但發展規模效應有待凸顯;企業創新能力穩步提高,但企業研發投入水平還不高,研發隊伍規模、創新成果總量相對偏小。針對深圳AI上市公司群體整體亟須發展壯大的問題,建議政策上加強支持AI全產業鏈發展、AI企業規模化和創新性發展。

          藍皮書建議,以深港合作和制度型開放為重要切入點,促進深圳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羅湖區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融合發展的實現路徑,可從產業升級、城市建設、政策支持三方面入手,以實現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大格局下的“小融合”。深港在科技創新合作中,提升規劃統籌水平,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依托深圳光明科學城打造深港科創合作典范。依托前海、河套兩大國家戰略平臺,分別打造全面對接高標準的制度型開放綜合試驗區、數字領域制度型開放示范區,在建設“境內關外”自貿試驗區、推動跨境服務貿易自由化、探索數據安全跨境流動等領域尋求新突破。

          民營經濟在深圳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藍皮書認為,要構建深圳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政策的重要突破口。

          新型工業化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必然選擇。藍皮書建議深圳從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構建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等方面入手,打造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