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以開放為基搭橋東盟融通世界
日期:2024-11-13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徐美
初冬前海,活力涌動,從項目工地到商圈樓宇,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華發冰雪世界項目全速推進,讓這座全球最大室內滑雪場初露“真容”;自動駕駛巴士、自動駕駛網約車穿梭在前海熱門地標,展現著未來出行新圖景;前海綜合保稅區貨如輪轉,成箱產品整裝待發全球各地……開足馬力,動能澎湃,前海交出的成績單分外亮眼:今年前三季度,前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5%,進出口增長50.1%,生機勃勃發展態勢更加凸顯。
以開放為基,前海發展日新月異;以東盟為媒,前海再度與世界“雙向奔赴”。11月12日到14日,第二屆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如約而至,本屆論壇以“科技引領·產業共贏”為主題,議程包括開幕式,數字化轉型、跨境金融、跨境電商、國際商會會長、智庫合作5個分論壇,企業交流展以及產業合作對接會等,并配套開展深圳參訪、東盟美食文化周·匯聚前海等活動,掀起新一輪經貿合作熱潮。
當前,前海進入收官沖刺、決戰決勝第四季度“關鍵期”,借力論壇,前海將繼續向新而行,向高而攀,融通世界,以更大決心、更強信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向改革開放要動能,先行先試,不斷強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深度和維度,加速推動《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落地,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最好成果。
向新而行,項目產業聚勢騰飛
自動避讓、緊急制動、智能控速……在VR設備加持下,展會現場也能沉浸式體驗一把無人駕駛場景。近日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前海的小馬智行以第七代Robotaxi概念車賺足觀眾眼球,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款車將面向城市級全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目前已進行相關生產準備工作。
“2021年,小馬智行落地前海成立深圳研發中心,立足前海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環境,我們獲得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高快速路測試許可,成為深圳市首家獲得該許可的自動駕駛企業,發展至今,企業規模化運營的自動駕駛車輛已近300輛。”
(下轉A2版)
(緊接A1版)
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馬智行已成為國內首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均獲得全無人駕駛Robotaxi許可的企業,自動駕駛全球測試總里程近4000萬公里。
近期,小馬智行擬沖擊“全球Robotaxi第一股”。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累計營收約12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國內營收規模最高的L4自動駕駛公司。其中,2024年上半年營收規模同比增長101.2%。
更多高成長性科創企業在前海集聚。近3年來,深圳前海粵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營收復合增長率高達2043%,位列中國高科技高成長項目前十。
走進深圳港深圳園區的冷庫內,即使部分地表結冰、最低溫度至零下30攝氏度,由前海粵十聯合研發的冷庫機器人“企鵝1號”仍在有條不紊自主搬運、存儲揀選貨物,只見其快速穿梭在冷庫和緩沖區,緊張有序地展開作業。在位于中糧前海創新中心的前海粵十總部基地,這里藏著前海粵十高速發展的密鑰:在粵十數字冷鏈孿生云平臺、鏈庫全國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云平臺上,均實時更新無人冷鏈工廠的入庫倉儲數據,從線上到線下構建著一體化數字冷鏈供應鏈。
“今年以來,前海粵十布局海外市場,通過搭建海內外凍品平臺,打造一站式全球農產品冷鏈產業平臺,助力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前海粵十創始人陳彬表示,“2023年前海粵十交易總額237億元,2024年前海粵十交易總額將突破350億元,增幅預計超47%。”
前海是深圳科技服務業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今年1至8月,前海新注冊科技服務業企業1366家,累計達19743家。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共計105家,實現營業收入71.36億元,同比增長22.9%,營收整體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89.4%。
新興產業提質增效,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前海持續刷新發展“進度條”。
近期,前海又一“巨作”迎來突破性進展。前海博物館項目主體鋼結構南北兩座超大跨度圓拱順利合龍,為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打下堅實基礎。作為深圳市“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前海博物館背靠大小南山,總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建成后將為公眾提供一個集社會教育、學術科研、藝術交流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
向高而攀,現代服務業加速進階
11月8日,由前海管理局、寶安區委區政府共同舉辦的“深圳市人才日”前海-寶安分會場暨第十一屆深港(前海)人才合作年會舉辦。
記者從現場獲悉,又一深港項目“上新”前海,香港理工大學前海前沿技術創新中心選址前海,該創新中心以人才交流合作孵化平臺為建設定位,立足深港聯合培育更多高水平人才。一批重點企業機構落地,QS集團、瑞士IMD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谷歌跨境電商加速中心項目宣布落戶前海國際人才港。
谷歌中國合作伙伴電商業務總經理劉步馳說,谷歌選擇前海,是看重這里跨境電商集聚區的良好生態和企業旺盛的出海服務需求,期望通過在前海長期發展,逐步把前海谷歌的加速中心,打造成為面向前海、深圳,乃至輻射全國的業務創新和資源集聚中心。
“瑞士IMD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即將落地前海的辦公室是IMD商學院大中華區首個辦公室,同時也是IMD大中華區總部。”IMD數字生態系統項目聯合主任馬克提到,落地深圳前海的IMD商學院大中華區總部,將打造為大中華區管理創新及前沿研究中心,通過與更多中國企業合作,共同謀劃和實施全球化戰略。
打造聚才引智“生態圈”,激活產業升級“新引擎”。前海國際人才港一站式提供700項國際人才服務,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推出“每平方米1元可入駐”的高質量產業空間,前海發布支持港澳青年到前海就業創業發展12條措施……前海總是以滿滿誠意的“攬才組合拳”,吸引全球英才心向往之。
今年7月,作為廣東省首家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的外方律所,美國司萊博律師事務所駐深圳代表處搬遷至深圳前海,意味著前海在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從了解前海政策,到美國總部討論和評估可行性,再到最終確定落地意向,僅僅用時3個月。目前,我們中外聯營辦公室業務全面展開,第一單依托中外聯營為客戶辦理海牙公證的業務已經完成。”美國司萊博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美國執業律師劉慶賀說,前海打造了非常優質的涉外法治營商環境,吸引聚集了大批高端涉外法律服務機構,有助于律所開拓和提升國際法律服務市場,以及提供相關專業性服務。
成績見證發展,前海“一城”“一區”“一港”釋放強勁動力。據統計,深港國際金融城入駐金融企業424家,港資外資98家。深港國際法務區累計入駐法律機構235家,成為全國第二個落地中外聯營律師事務所的區域。前海國際人才港全球咨詢服務企業20強有14家在前海設立機構。
融通世界,高水平開放勇挑“大梁”
“有在馬來西亞投資設廠的選址建議嗎”“去剛果(金)的投資項目備案能在出海e站通辦嗎”“我們希望找越南的氣相色譜儀代理商”“可以到非洲莫桑比克一起投資鈦礦嗎”……這是“前海·企業出海e站通”平臺上經常收到的企業對外投資咨詢。
要出海,找前海。“前海·出海e站通”平臺自今年7月啟用以來,通過協同前海金融、供應鏈、法律、財稅、專業服務等機構為出海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首批授牌出海服務商23家,其中港資企業10家,已整合提供境外投資備案等43大類服務事項,集聚華商林李黎等服務商超100家,累計服務各類出海企業181家,線上平臺瀏覽量近10萬人次。
要出海,到前海。在前海綜合保稅區,集聚跨境電商、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融資租賃等各類企業,“大灣區組合港”便利企業產品直通海外,“前海登機口”連接廣深港3地機場,節省物流成本近三成,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前海速度”。今年前三季度,前海綜合保稅區進出口貨值2642.1383億元,同比增長48.0226%。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到,前海要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去年發布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再次明確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戰略使命,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前海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構建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一系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開放活力。前海積極落實“雙15%”稅收優惠、“金融支持前海30條”等政策措施,后者創新形成14項全國“首創”“首批”,其中11項已進行復制、推廣。2024年上半年,前海貨物貿易收支金額同比增長33.3%,高于深圳全市近20個百分點。
一場高規格論壇,一大串經貿碩果。去年7月,前海聯合中國—東盟中心主辦首屆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成立商會和智庫兩個國際聯盟,發布經濟合作倡議,產業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高達121億元,成果令人矚目。
大前海喜迎八方客。在第二屆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舉辦期間,駐華使節、商會會長、智庫代表、企業家齊聚前海,共同為推進區域開放合作建言獻策,系列經貿合作和項目即將落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流其間,將助力前海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合作機遇。
一年一度不斷提檔升級的“經貿盛宴”,已成為前海對外開放的有力節拍。“前海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將通過在制度型開放、外貿體制改革、國際化建設等方面先行一步,建立更多貿易暢通、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電子商務等國際合作機制,拓展更多新的發展空間。”前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