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深圳答卷
日期:2024-11-05 來源:深圳特區報
■ 牛長濤
提 要
歷史與現代,傳統與創新,世界文明與文化交匯的每一步,都蘊含著人類文明進步的機會,其背后都需要一個個節點城市的推動與促成。深圳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是中國聯結世界的重要樞紐,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更是一個能夠推動和促成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節點城市。
全球文明倡議是中國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之后提出的又一國際公共產品,是站在歷史前進的十字路口深刻回應“不同文明如何相處、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等重大問題的中國答案,具有重大時代價值和深遠歷史意義。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產物,開放是深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40多年來,深圳一如既往地面向世界、擁抱世界。近年來,深圳在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全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全球文明倡議宣介和傳播貢獻深圳智慧、深圳力量。
打造促進全球對話的深圳“會客廳”
全球文明倡議主張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全球文明的平等對話,才能實現文明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作為全球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科技創新中心,深圳積極實施“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傳播計劃和全球傳播使者計劃,推出“聚光深圳”國際交流會客廳項目,上線EyeShenzhen(愛深圳)九種語言版本官方門戶網站,不斷深化國際交流,積累在科技創新、金融、貿易、人文等領域的話語權。近年來,通過承辦大型國際活動、舉辦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論壇,積極吸引國際政要、專家學者和相關人才聚集深圳,搭建了全球文明交流對話平臺,在國際文明交流交融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專題會議在深圳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200多個政黨的500多名政黨代表齊聚鵬城,圍繞改革開放、國家發展等議題交流溝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政黨智慧。2021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舉行,深圳和上海、陜西延安、福建寧德、浙江安吉等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上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地點一起,成為峰會設立的五個地方分會場。2022年,深圳制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歷史交匯期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英文宣介片,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讀懂中國打開了新的“思想之窗”。2023年,中央對外聯絡部與深圳聯合出品主題視頻《前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獻映,并同步在海內外全網播放,向海外受眾宣介中國式現代化,宣介全球文明倡議。
外賓團組密集訪深、深圳國際交往加速“升溫”,不少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點名要將深圳設為訪華行程中的重點一站。僅2023年初至2024年9月,深圳共接待650批重要外賓團組,其中包括21位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149批部長級團組,國際友城數量增至90個,遍及全球57個國家。深圳成功打造一批高端高效的國際合作平臺,自2023年來已承辦“第29次中國—東盟高官磋商”“2023看中國 聽世界論壇”“2024中非民營經濟合作論壇”等多項重大外交外事活動,打造了凝聚全球共識的“國際會客廳”。
拓寬傳播中華文明的深圳“朋友圈”
全球文明倡議提出要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圳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文化沃土,涵養城市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不僅塑造了獨特的城市文明,更積極打造中華文明揚帆出海的重要碼頭,加快推進文化產業、科技工業文明等“千帆出海”,做強對外文明交流“深圳品牌”,增強深圳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文化影響力和文明吸引力,構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明高地。
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山海連城、繁花四季、科技感未來感十足是深圳形于外的城市氣質;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是其成于內的文化精氣神。近年,深圳打造了設計之都、時尚之都、鋼琴之城、圖書館之城、國際創客中心、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品牌,在世界范圍內匯聚了關注中國發展的“讀者聽眾”,并積極推動城市文明出海,努力講好深圳故事。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深圳文博會,經過20年發展,展會規模、觀眾數量、國際化程度不斷攀升。連續兩屆在深圳舉辦的“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向世界彰顯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多元魅力與蓬勃生機,成為展現中國品牌與文化自信的重要舞臺。2023年9月,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落戶深圳。紀錄片《窗外那片紅樹林》向世界解答了深圳紅樹林生態文化為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深圳原創舞劇《詠春》用跨越語言的故事載體和藝術表達以“舞”敘“武”,自2022年底首演、2023年3月拉開全國全球巡演大幕后,目前已在全球巡演200多場,吸引西方主流媒體廣泛報道,成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海”的精彩之作和生動案例;深圳出品的當代舞劇《深AI你》精彩亮相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式。深圳還不斷加大影視、優質紀錄片、動漫游戲等IP生態出海,運用“視聽”媒介引領中華文化走出去?!缎艹鰶]》等系列電影票房長盛不衰,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持續上映。
科技工業文明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深圳立足經濟中心城市、創新之城的硬核實力,在境內外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和經貿洽談會、中外企業家對口洽談會、外國產品服務推介會、外國城市投資環境分析會,推動華為、比亞迪、大疆、傳音等企業揚帆出海。各種全球頂級專業展會上,都能看到深圳展團的身影,更多的“深圳智造”邁向全球市場,成為深圳故事、中國故事的最佳代言。深圳高交會作為“中國科技第一展”,與深圳這座創新之城交相輝映,與中國經濟與科技深度參與國際間合作同頻共進。
繁榮融通多元文明的深圳“百花園”
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尊重文明多樣性,鼓勵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文明層面的重要支撐。深圳通過舉辦國際性文化事件和活動,打造更多具有原創引領性、品牌標識度和世界影響力的“深圳平臺”“深圳時間”,助力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推動開創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音樂是一種無須翻譯的文明載體,它能夠跨越國界、種族和文化,直抵人們的心靈,在國際交流交往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深圳開放包容的城市特質,為多元的音樂創造和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從古典音樂到流行音樂,從民族音樂到世界音樂,在秉承傳統的同時煥發著新的生機活力,成為文化自信、開放包容、守正創新的先行示范。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是經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批準在深圳舉辦的一項國家級品牌活動,近年吸引了超30個國家和地區逾千名藝術家來深展演,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音樂藝術匯聚融通、交流互動的平臺。深圳創新策劃“吾城吾歌”——新時代中國城市民謠歌匯,設立中國城市民謠深圳首發中心,建設民謠音樂乃至全球原創流行音樂新高地。結合“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策劃舉辦深圳國際紅樹林海岸藝術季,打造了世界多元文化傳播和展示平臺。
時尚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文明發展的風向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促進著文明的交流與融合。自2014年誕生的深圳時裝周,不僅是國內外優質時尚資源的聚集地,更是深圳時尚產業國際化、市場化、數字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已成為推動深圳“全球時尚之都”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平臺之一,展示了深圳作為國際時尚之都的活力與魅力。
閱讀對于城市文明塑造意義重大。深圳作為“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連續25年舉辦深圳讀書月。近年,深港聯手打造“共讀雙城”系列活動,達成共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共識,全力全線傳播雙城文化,全面全景講好雙城故事。深港澳數字設計三城展、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文博會澳門精品展等灣區文化交流品牌活動精彩紛呈,協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文明上雙向奔赴、精神上同頻共振,深度參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歷史與現代,傳統與創新,世界文明與文化交匯的每一步,都蘊含著人類文明進步的機會,其背后都需要一個個節點城市的推動與促成。深圳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是中國聯結世界的重要樞紐,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更是一個能夠推動和促成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節點城市。開放是深圳的發展之源和最大優勢,交流是深圳文明積淀的底色和文明成長的基調。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打造全球文明交流互鑒典范城市,是擦亮中國式現代化鮮明標識,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時代要求。深圳將繼續做好全球文明倡議的堅定踐行者,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不斷努力,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主任,此文為作者在第五屆海外當代中國研究國際高端論壇的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