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加速邁向“大航天時代”

         日期:2024-10-28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趙強

          沒有航天發射基地,深圳也能成為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近日,《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正式印發,給出了肯定答案:深圳與廣州, 一起被列為打造全省商業航天產業空間布局的“核心”。

          從華為Mate系列手機的北斗衛星消息功能,到比亞迪全球首款搭載天通衛星通信功能的量產車型……近年來,深圳商業航天產業日益顯山露水。不僅初步形成了以寶安區為代表的產業集聚區,涌現出一批有競爭力的商業航天企業,還成功打造了一條以“衛星+”為核心的產業鏈,商業航天應用創新層出不窮,深圳正用實力證明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能力與潛力。

          向著星辰大海夢想進發,是什么讓深圳的步伐如此行穩步堅?

          首先是戰略前瞻。早在2008年,深圳就開始布局微小衛星的研發與生產,通過與科研院校的合作,成為微小衛星領域的佼佼者。此后,深圳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從2013年的航空電子、無人機等產業規劃,到2021年的《深圳市關于支持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再到2022年將空天技術產業納入“20+8”產業集群……前瞻的產業戰略布局,為商業航天的發展營造了良好政策環境,提供了堅實支撐。

          其次是戰術靈活。面對航天這一高度復雜且競爭激烈的領域,深圳沒有選擇傳統的重資產、高投入發展模式,而是另辟蹊徑,專注于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通過微小衛星研發、衛星通信、遙感應用等,推動衛星技術向民用領域廣泛滲透,逐步積累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再就是創新。創新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深圳能夠在航天領域取得亮眼成就的重要原因。通過不斷追求技術創新和場景應用創新,通過多元化拓展,讓商業航天技術廣泛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不僅有力提升了深圳在商業航天市場的競爭力,也為深圳發展空天技術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了不竭活力。

          深圳人從不滿足于現狀,總是敢于挑戰不可能,敢于在新的領域開辟出一片天地。深圳加速邁向“大航天時代”,始終要有這種敢于夢想、勇于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