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凝聚志愿力量 辦好“最難小事”

         日期:2024-05-30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尹傳剛

          日前,第二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志愿百日行”在深圳啟動。活動以深圳為起點,面向全國吹響了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沖鋒號。

          志愿服務是新形勢下推進垃圾分類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為了全力辦好“最難推廣的一樁小事”,深圳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小區”5級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網絡體系,建立1500支各級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全市參與垃圾分類的志愿者超過75萬人。

          這力量不可小覷。志愿者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余,抽出寶貴時間為居民們強化垃圾分類意識和進行分類知識推廣,幫助大家養成垃圾分類習慣。由此,居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區環境更美了。我們向奮斗在垃圾分類工作第一線的75萬志愿者點贊!每一個志愿者,都了不起!

          作為“志愿者之城”,深圳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讓垃圾分類在鵬城大地蔚然成風。

          進一步發揮志愿服務之力,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在深圳,了解垃圾分類、堅持垃圾分類的人越來越多。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并能堅持下來?必須繼續發揮好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傳引導,帶動更多市民群眾養成垃圾分類投放和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不止于此,志愿者還可當好智囊團,做好調查研究和民意收集,提出更多真知灼見,推動形成人人踐行、全社會參與的生動局面。

          進一步強化保障,吸引凝聚更多市民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既要做好關愛,最大限度“為服務者服務”,又要講好故事,加大先進典型的挖掘選樹力度,激發市民的共情與共鳴,推動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雙提升”。

          在垃圾的有效處理中,源頭分類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志愿服務隊伍為此付出了很多心力。千萬不能前端源頭分類了,末端處理還是“一勺燴”。概言之,從源頭到終端,各環節都要做到位才行,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