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精品話劇《叩響》在深首演成功

         日期:2024-05-10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任琦 通訊員 龍軒

          一座群山之中的小縣城,何以成為1930年中國革命的縮影?一次走街串巷的調查,與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有什么關系?5月9日晚,大型革命歷史題材話劇《叩響》在龍崗區文化中心首演。

          該劇由深圳市委宣傳部、贛州市委宣傳部、龍崗區委宣傳部、尋烏縣委宣傳部等單位推動創排,集合了來自北京、深圳、江西等地的多位戲劇界名家和一眾優秀演員參與創作。5月9日—12日,該劇將在龍崗區文化中心連演4場。

          選擇重大歷史題材展開精心創作

          話劇《叩響》是根據毛澤東同志1930年5月在江西尋烏開展社會調研這一史實為原型,以尋烏當時風貌為畫卷,以毛澤東同志對尋烏具體問題的觀照為視角,勾勒出當時中國的革命現實。

          隨著故事的展開,觀眾追隨毛澤東同志走家串戶在尋烏開展調查的腳步,一步步了解這座典型的中國內陸縣城彼時的社會情況,并最終通過實事求是地推出政策、解決矛盾,得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

          龍崗區戲劇家協會主席唐遼擔綱編劇。他告訴記者,劇名《叩響》的靈感來自毛澤東同志當年進行尋烏調查時挨家挨戶叩響的一扇扇老百姓家的門,正是一次次叩響、一次次交談,才能掌握真實的情況,形成正確的路線,最終帶領人民群眾取得革命的勝利,叩響中國共產黨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的大門,通向美好的新世界。

          (下轉A5版)

          (上接A1版)

          該劇創排巧思不斷,道具設置、舞美設計、音樂創作頗具風格。劇中把頗有代表意義的“門”確立為演出的總體形象。演出中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門”象征著毛澤東同志進行尋烏調查時叩響的工人之門、農民之門,也是歷史上受苦的人民群眾之門。導演巧妙的構思還體現在舞美和音樂中。舞美設計較真實地還原了尋烏當地的風土人情,讓觀眾仿佛置身當年的尋烏。音樂創作的曲目元素多來自江西當地的民歌,通過重新作詞編曲,融合運用大量當年蘇維埃革命實踐和斗爭相關的交響樂,形成了原創話劇舞臺藝術創作中又一新亮點。

          匯聚國內一流主創團隊打造精品

          《叩響》的主創團隊陣容強大,集合了來自北京、深圳、江西等地的多位戲劇界名家,集中力量共同打造一臺精品話劇。

          該劇創作歷時近1年,劇中匯聚了國內一流專家學者與戲劇人共同參與創排。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宋寶珍擔任文學顧問,國家一級編劇李寶群擔任劇本指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話劇“金獅導演獎”獲得者姜濤擔任總導演。深圳本土編劇,曾多次獲得中國戲劇獎、中國戲劇文化獎的唐遼擔任編劇。在演員陣容方面,毛澤東的扮演者趙旭,曾出演總政話劇團“五個一工程”獎獲獎劇目《從湘江到遵義》里的毛澤東,并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長江局留蘇特派員劉致明由現就職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副教授伏偉峰扮演;在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城中之城》中有出色表現的青年演員冷紀元扮演毛澤東同志秘書古柏,從深圳成長起來的知名女演員曾泳醍則出演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安娜。

          在積極引入國家一級文藝名家參與劇目創排的同時,該劇亦充分調動了深圳、贛州兩地的本土資源。深圳龍崗先鋒劇團、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尋烏縣采茶歌舞演藝團等來自深圳、贛州、尋烏的文化藝術團隊均參與創演,為該劇下一步更好扎根本土,實現“在地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充分發揮精品劇目對于培養文藝人才、壯大文藝院團、繁榮地方文藝創作的示范帶動作用,不僅為演員提供了舞臺,也搭建了深圳、尋烏兩地與國內一線戲劇主創合作的平臺,為兩地文藝精品創作探索了新模式,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

          有感情、有靈魂的作品才能夠真正打動人心,對于這部話劇,主創團隊投入了真誠與熱情。編劇唐遼在動筆之前,在尋烏住了近4個月,實地采訪積累素材,同時閱讀大量文獻資料,不斷打磨劇本。導演楊朝告訴記者,導演組拿到劇本時已修改到第五版,在排練過程中繼續反復琢磨,與觀眾見面的故事已經是第八版。

          主創的真誠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回響。演出結束后,很多觀眾們表達了對該劇的喜愛。

          “名家就是名家,這場戲展現了一流話劇演員的實力。”作為專業觀眾,深圳市曲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穆榮連連贊嘆,表示很多橋段都非常難忘,只有最優秀的演員才能將這種宏大的歷史題材表演得如此松弛且真實。

          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許石林贊成穆榮的觀點,他向記者表示:“這是一場國家級水準的話劇演出,這樣的題材能夠演得如此生動、結構如此緊湊,體現了創作團隊的功力。同時,這部戲采用了很新穎的舞臺表現形式,例如運用轉臺和景致切換詮釋時空的交錯,非常用心,也非常打動人。”

          年輕觀眾郭瀚齊對話劇所要表達的主題非常有感觸,他說:“通過這部劇,我認識到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必要性,要走好中國的道路,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實際。這部劇不僅為我們叩響了90多年前的時空之門,也叩響了一戶戶居民群眾之門,提醒我們黨員干部要時刻面向群眾、服務群眾。”

          深尋攜手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

          該劇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推出,不僅是深贛兩地為祖國獻禮的共同心聲,也是深尋支援合作成果的具體展現,更是“深圳出品”原創文藝精品打造的新模式。在深圳孕育出舞劇《詠春》《深AI你》,以及攜手德國漢堡國立歌劇院聯合打造深圳版歌劇《卡門》等一系列原創精品之后,話劇《叩響》成為又一文藝力作。

          近年來,在中宣部的高位統籌領導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推動下,以龍崗區為主力,在產業、文旅、醫療、能源、交通等領域對尋烏實施全方位支援,助力尋烏經濟社會發展跑出“深圳速度”,走出了一條“特區帶動老區、老區支持特區”,攜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支援合作新路子。

          龍崗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話劇《叩響》的誕生是深尋支援合作工作跨入新階段,探索“文化幫扶”創新模式的重要體現。作為深圳東部大區,龍崗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打造深圳都市圈東部文化中心和國際文體活動交流中心。近年,龍崗區的文化競爭力不斷躍升,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成為深圳首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華為(龍崗)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中心、龍崗數創走廊展示中心投入使用;文博會分會場數量連續14年領跑全市;鶴湖智庫、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精品展、美好生活節、深圳低碳藝術節、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等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一批龍崗出品的歌曲、舞蹈等文藝作品也屢獲殊榮;以大運中心高水平演藝與賽事為代表的活動不斷掀起文旅消費熱潮……

          這位負責人表示,深尋兩地合作推出話劇《叩響》,通過文藝精品創作,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滋養兩地文藝創作沃土,壯大兩地文藝創作隊伍,涵養兩地文藝生態。在此次深尋兩地創作該劇新的探索之后,兩地還將積極培育人文精神、藝術精神,推動兩地文化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深尋支援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