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黨建引領“一子落” 各項工作“滿盤活”

         日期:2024-04-29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

          每年同定向聯系的黨外委員談心談話不少于1次;黨員委員年度履職考核得分不低于所在專委會委員履職考核平均得分;每名黨員委員每年應當至少參加2次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組織的活動…… 近日,市政協印發了《深圳市政協中共黨員委員活動小組工作辦法(試行)》,全面規范政協系統以扎實工作來推動黨員委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推動黨的工作和黨的組織全覆蓋。

          這是今年以來,深圳市政協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的又一具體措施。

          黨建引領“一子落”,各項工作“滿盤活”。近年來,全市政協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推進政協黨的各項建設,探索形成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有力推動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服務了全市中心工作大局。

          出臺14項規范性文件 強化政協黨建工作的制度供給和系統效應

          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是做好黨建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近年來,市政協扎實推進黨建規章制度建設,出臺了具有政協特點、深圳特色的14項規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環節完整、覆蓋全面的制度體系,總體上進入了有規可依的階段。

          在黨建制度建設上,市政協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緊密結合貼合深圳經濟特區的使命任務和市政協工作實踐,從實際問題和工作目標出發,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思路方法,將有效做法和有益探索進行總體提煉固化,形成相關規范性文件。同時,堅持全面系統整體原則。在扎實推進全面建成“1+10+N”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化建設過程中,進一步強化政協黨建工作的制度供給和系統效應。

          記者發現,這14項黨建黨章制度,涉及涵蓋市政協各級黨組織、黨建工作的各環節、各方面,既有關于市政協黨組的規章制度,也有涉及機關黨組、專委會分黨組的規范文件;既有落實請示報告的工作規則,也有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制度;既有針對機關黨員干部的規章制度,也有針對黨員委員發揮作用的管理辦法。各制度規范相互貫通,形成一整套環節完整、覆蓋全面的制度體系,為市政協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升工作質效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實現“兩個全覆蓋” 黨組織有“形”有“實”有“效”

          黨的工作要做到無盲區,首先要黨的組織網絡無死角。因此,必須實現黨的組織對所有黨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所有工作對象全覆蓋。

          近年來,市政協不斷加強政協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市政協聚焦增強機關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織密建強“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專委會分黨組+機關黨委+黨支部+黨員委員活動小組”六位一體協調聯動的組織體系,提升黨組織在黨員干部隊伍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響力,更好發揮政協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在委員履職黨建方面,市政協黨組積極推動組建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目前各專委會分黨組已完成組建工作,實現了黨的組織對所有黨員全覆蓋。接下來,市政協將扎實推進政治理論學習、黨建工作和履職工作深度融合等工作,組織開展好雙重組織生活、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等各項活動,探索發揮專委會分黨組的政治引領作用、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委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讓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真正發揮作用,使新設的黨組織不僅有“形”,而且有“實”有“效”,切實將“黨的組織全覆蓋”“黨的工作全覆蓋”落到實處。

          做好“黨建+”文章 黨建貫穿履職全過程各方面

          “要堅持‘圍繞履職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履職’,把黨建引領嵌入政協履職工作鏈條,推動黨建和履職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相互賦能,做到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銜接、同向發力、齊頭并進。”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林潔強調。

          黨建不是“務虛”,而要“實做”。近年來,市政協機關用堅持抓黨建促履職、抓履職強黨建,持續推動黨建和政協履職深度融合、深度發展。為了做好“融合”大文章,市政協探索創新“黨建+提案辦理”“黨建+專題協商”“黨建+重點調研”等“黨建+政協履職”新模式,以黨建強化履職,為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貢獻出更多的政協智慧和力量。與此同時,按照“一支部一特色”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機關14個黨支部的創建品牌亮點紛呈,2個黨支部的創建經驗被評為市直機關典型案例材料并在深圳《尖兵》刊物刊載。

          人民政協為人民。近年來,市政協支持黨員委員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帶動黨外委員密切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在全市建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囊括242個委員工作站的平臺體系。同時,推動政協黨建向界別群眾延伸,黨員委員向基層下沉。黨員委員帶頭進站,在界別群眾聯系室接待界別群眾、廣交深交黨外朋友,促進委員工作站日?;顒优c委員讀書活動、“委員議事廳”“委員講堂”“深聊會”“身邊事好商量”等協商活動有機銜接,面向黨外委員凝聚共識,面向界別群眾擴大共識,面向社會各界傳播共識。推動黨員委員俯下身子、沉到基層,到界別群眾工作地、生活地的委員工作站收集社情民意,牽頭組織協商活動,推動社區停車難、行人過路難、公園設施改造等民生實事得到有效解決,扎扎實實協助黨委政府增進民生福祉,讓界別群眾真切感受到人民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委員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