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深圳進出口達1.02萬億元
日期:2024-04-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方慕冰)4月18日,記者從深圳海關獲悉,一季度,深圳市進出口1.02萬億元,為10年來同期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8.8%,占同期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50%。其中,進口3778.5億元,增長29.9%;出口6424.4億元,增長28.2%,出口居內地外貿城市首位。
當前,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許多嚴峻挑戰,給深圳外貿帶來了更大的考驗,但在外部需求改善、國內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穩外貿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企業信心提振等有利因素下,一季度深圳外貿承壓前行,開局、起勢良好,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站穩了腳”甚至“跑了起來”,彰顯出深圳經濟強勁動能和綜合競爭力,為實現全年“質升量穩”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認為,今年一季度深圳進出口創歷史同期新高,占據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在鞏固全省、全國外貿基本盤方面發揮了“頂梁柱”“壓艙石”的重要作用,表現亮眼、韌性十足,充分體現深圳作為外貿大市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和發展潛力。隨著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補庫存需求逐步顯現,預計其仍將繼續帶動外貿穩定增長,上半年深圳外貿將保持在上升通道,有望實現持續增長。
對主要貿易伙伴全線增長,新興市場表現搶眼
據統計,一季度深圳對前十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東盟保持深圳市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進出口1656.4億元,增長38.4%,占16.2%。
(下轉A7版)
(緊接A1版)
同期,對香港地區、歐盟、美國和臺灣地區分列二至五位,進出口分別增長15.1%、10.3%、23.3%和6.3%;對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英國也實現了較快增長,對前十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占74.9%。同期,深圳落實國家戰略效果明顯,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大幅增長,進出口3678.2億元,增長35.1%。其中,出口2288.4億元,增長47.5%,出口規模和增速均位居內地首位。
今年以來深圳在保持對東盟、香港、歐盟等貿易伙伴增長的同時,借助于強大的工業制造基礎能力,充分把握新興市場的增長機遇,積極開拓巴西、墨西哥、印度等新興市場,使得外貿伙伴對象更加多元化。
深圳市艾尼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精準調研新興市場需求,早在2020年就開發出多款新型太陽能風扇,產品主要銷往缺電但太陽能豐富的國家和地區。
“最初我們在非洲的七八個國家銷售,現在已逐步拓展到南美等新興市場。”該公司總經理趙喜平告訴記者, 隨著市場擴張,新興市場的客戶對產品的品牌認知度、質量品質等要求不斷增加。深圳電子產品享譽全球,是高品質的代名詞,特別是深圳企業能對客戶的個性定制需求迅速反饋,特別受到青睞。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的太陽能電風扇達20多萬臺,預計下半年還有大幅提升。
王振認為,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作為人口眾多的國家,借助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正成為中國商品拓展南美、北美市場的重要跳板。深圳企業開拓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通常采取投資和貿易融合發展的模式,通過搭建營銷網絡、設立海外工廠等方式,既有利于提升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帶動中間品貿易的出口。新興市場的有力開拓,讓深圳外貿得以擴增量、優結構、提質量,由貿易大市向貿易強市邁進。
新質生產力賦能,“老三樣”煥發新風采
從出口的產品類型來看,今年一季度深圳出口機電產品4389.9億元,增長14.4%,占同期深圳出口總值的68.3%。其中,出口手機、電腦、家用電器等合計出口836.6億元,增長17.8%;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861.6億元,增長61.7%。其中,紡織服裝261.4億元,增長51.7%;家具132.6億元,增長135.9%。
在深圳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政策加持下,電器、服裝、家具等“老三樣”外貿產品煥發出了新的風采。
記者來到深圳市康弘智能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生產線十分忙碌。“今年開年感覺很不一樣,以前是我們找客戶,現在是客戶追著我們跑,還強調訂單著急需優先排單。”該公司副總裁陳茜高興地說。該公司主要生產空氣凈化器,屬于改善型的環境家電產品,主要出口到美國、韓日、歐洲等地。這類產品出口一季度屬于淡季,但今年的出口額上漲30%,特別是開年就拿到很多新訂單,在第三、第四季度會迎來“豐收”,前景十分可觀,預計今年業績可以翻番。
陳茜坦言,“爆單”背后,主要是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開設磨具工廠及進口新設備投入研發領域,研發和創新能力增強,新產品的研發時間從60天縮短至35天,產品的外觀和質量都有保證,極具競爭力。
在“20+8”產業集群戰略引領下,深圳聚焦傳統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發展,通過強化空間資源配置、多元資金保障和集群人才體系建設,優化完善“六個一”工作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像康弘智能這樣的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進一步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貿易新業態動能強勁 跨境電商“爆倉”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已成為全球貿易一股“新勢力”,也成為目前我國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深圳大力扶持跨境電商發展,并積極鼓勵“跨境電商+產業帶”等模式,帶動更多產業組團出海,為外貿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在寶安福永“國際物流村”,訂單不斷、倉庫爆倉,跨境電商熱火朝天。深圳市逗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無人機、手持穩定器等智能影音設備產品,其在亞馬遜、速賣通等20多個跨境平臺均有售賣,銷往巴西、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并布局200家海外線下零售店。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出口額達2290萬元,發展勢頭強勁。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1100億元,增幅超95%,規模創同期新高。華為手機、大疆無人機、影石全景相機、韶音骨傳導耳機等深圳產品持續熱銷,跨境電商與制造業產業集群高度融合,深圳跨境電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王振表示,深圳發展跨境電商的主要優勢體現在高效的綜合物流體系、優質的產業鏈供應鏈資源以及完善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深圳正加快形成綜合立體、陸海統籌、雙向開放、多邊延伸的國際物流服務體系。深圳及周邊擁有占據優勢的制造業產業帶,比如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及高科技產品等,產業鏈供應鏈資源豐富完善。此外,深圳還擁有全國最龐大、最成熟的跨境電商賣家群體,并實現了跨境電商“購-展-售-退”全業態發展,可以說“全球跨境看中國,中國跨境看深圳”。
進口方面,一季度機電產品占比超7成,電腦零部件進口倍增。一季度,深圳進口機電產品2782.4億元,增長24.9%,占同期深圳進口總值的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