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用數字技術高精度高清晰復原敦煌壁畫

         日期:2024-04-10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焦子宇

          敦煌莫高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最璀璨耀眼的“明珠”,如何保護、修復、傳承它是幾代“敦煌守護人”的畢生課題。今年正值敦煌研究院成立80周年,在院長蘇伯民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敦煌莫高窟大型數字展從深圳出發,是敦煌美學與世界連接的重要一步,更是絲路文化與大灣區文化相互碰撞,文明光芒在新時代傳承中熠熠生輝的生動實踐。

          用科技讓文物走出博物館

          敦煌研究院成立于1944年,上世紀80年代末,該研究院在國內文物界最早開始數字化探索,如今,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在數字采集、圖像拼接、色彩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針對不可移動文物的數字化關鍵技術和工作流程,實現了高精度、高清晰、高仿真采集敦煌壁畫信息。

          “莫高窟石窟數量眾多、大小不一,且大多數石窟墻面凹凸不平,給數字化采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和挑戰?!碧K伯明對記者說,經過30多年的探索,目前,研究院擁有了一批化學、地質、土木工程、物理、生物、環境等多學科的文物保護人才,成立了全國最大的文物保護團隊。這支隊伍不僅負責壁畫、彩塑和遺址保護,還率先在國內文物界開啟了探索數字化技術儲存和保護敦煌壁畫信息之路。目前,研究團隊已采集了近300個洞窟的高精度數據。

          數字化技術不僅應用于文物保護和修復中,還表現在文物展示上。“我們通過數字技術讓壁畫在虛擬世界中得到復原,把壁畫重新繪制完整?!?016年,“數字敦煌”正式上線,面向全球共享30個洞窟、10個朝代的高清壁畫圖像和詳細解說。截至2022年,共有來自幾十個國家的1700多萬人次訪問過“數字敦煌”網站。

          用交流弘揚絲路精神

          當絲路文化遇到創新之都,將產生怎樣的火花?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化節點,記載了千年的歷史變遷和文明演變,形成了和平交流、包容互鑒的絲路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浉郯拇鬄硡^不僅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國際科創中心,更是共建‘一帶一路’中的重要支撐和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此次來到深圳,是想讓大灣區觀眾實地感受敦煌壁畫的精美,弘揚絲路精神,促進各國和各領域往來,形成文化交流互鑒,共同促進世界發展和繁榮,展示中華民族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蘇伯民表示。

          敦煌研究院的未來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在蘇伯民看來,推動敦煌學不斷應用和通過科技攻關和科學管理模式持續保護敦煌文化,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