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首屆武夷論壇舉行 賡續中華文脈

         日期:2024-04-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段丹潔)3月22日,以“‘兩個結合’:中華五千年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武夷論壇在福建南平朱熹園開幕。朱子故里,論道中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昔日的“武夷巨觀”正煥發出蓬勃的時代生命力,世界矚目下,源遠流長、璀璨奪目的中華五千年文明日益彰顯出跨越時空的深邃智慧與永恒價值。

          賡續歷史文脈 堅定文化自信

          開幕式上,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常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等出席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主持。論壇期間,中國人民大學、南平市與武夷學院三方共同簽署《聯合共建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合作協議》,并為新成立的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揭牌。

          張東剛指出,中國人民大學與南平市合作召開武夷論壇,聯合共建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既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創新之舉,又是深化全方位合作、助推校地協同共贏的務實之策,更是以“兩個結合”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使命擔當。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下,我們將牢牢把握“兩個結合”歷史維度,深刻闡釋中華五千年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牢牢把握“兩個結合”理論高度,加快建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學自主知識體系,在堅持守正創新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牢牢把握“兩個結合”實踐效度,守護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林尚立在主持時指出,“第二個結合”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鑄魂的思想力量。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華文明史、人類文明史等多個維度來共同探討這一時代議題,致力于揭示“兩個結合”的深刻內涵、中華文明的內在理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承中發揚光大。希望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立足當下,面向未來,面向世界,探索出獨具一格的發展新路,擔當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相信武夷論壇定能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頭之活水,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之精神,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不斷構筑中華文化新氣象、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為進一步闡釋中華文明精髓、向世界講好中華文明故事貢獻智慧和力量。

          陳陸軍表示,“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不忘本來的深刻智慧,也是開創未來的必由之路。作為本次論壇的戰略合作媒體,中國新聞社愿與學界一道,共同探索學媒結合新路徑,在中華文明的敘事與傳播上匯聚合力,在中華文明研究闡發、新聞宣傳與國際傳播等領域,推進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作答好中華文明闡釋與傳播的時代命題。

          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和南平市合作共建的集學術研究、闡釋、轉化為一體的機構,屬于中國人民大學中華文明研究院分院之一。聚焦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將致力于集聚海內外優質學術資源,深入挖掘南平傳統文化資源,著力打造“一論壇、一講壇、一課堂”等聯培聯研聯講學術品牌,整體性研究中華文明發展脈絡,以“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為核心,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的當代價值,闡釋中華五千年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榮譽一級教授張立文在視頻發言中表示,中華五千年文明綿延不絕,有其獨特的文化標識和精神密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等都集中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深哲學與卓越智慧。通過搭建文明交流互鑒的廣闊平臺,朱子文化和儒學思想研究必將走向世界學術舞臺的前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必將生氣蓬勃、輝光日新。

          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國際中國哲學會創會會長成中英在視頻發言中表示,武夷論壇的召開,對理解中華文明的獨特貢獻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武夷論壇能進一步聚焦中華文明基本范疇,更深入地洞察、理解和詮釋中華文明創造力、生命力、凝聚力的本體之所在。

          福建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陳祥健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壯大的深厚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重要承載。我們要在堅定文化自信中返本開新,在不忘本來中加強挖掘、甄別與闡發,在融會貫通中掌握科學方法,賦予科學理論以鮮明的中國特色。

          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經濟科學系教授埃利亞斯?賈布爾表示,當今中國正成為全球經濟健康的“守護者”之一,并引領了一種趨勢,即在復雜且難以預測的國際現實中,各個國家都可以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戰略。在武夷論壇,深入五千多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之中,相信我們定能找到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答案。

          弘揚中國精神 傳播中國價值

          論壇與談環節,圍繞“‘融’與‘活’: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青年一代的心里”主題,與會學者與師生代表一同展開深入研討。“使充滿時代氣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中國具體實際’的有機構成和重要引領”,“貫通五千年的重要文化揭示與領航”“中華文明與中國人如影相隨、不離不棄,已然成為中國人的生命基因”……會場上金句迭出,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傳遞出激蕩古今、奔騰不息的雄渾回響。

          當天下午,中華文明講壇首講開講。林尚立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以“中華文明的宇宙觀”為主題作首場講座。

          共論武夷,文脈綿延。圍繞“國際視域中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兩個結合’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典、書院、出版與中華文脈賡續”“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等主題,五個平行分論壇同步召開,與會學者在對話與溝通中,一同打開向世界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廣闊天地。

          論壇期間,“CGTN視點·中外學者大王峰文化對談”“茶言天下:中華文明海外傳播對談”“茶言天下:中新社東西問欄目訪談” “同道中國:第一期‘中華文明兩岸高端學術研學坊’”等一系列學術活動及主題文化考察活動將相繼舉辦。

          在興賢古街、考亭書院、寒泉精舍等地,與會專家學者將共話“朱子與宋文明”,聆聽朱子文化厚重深沉的時代回響;在武夷山朱熹園、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與會師生代表將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在青年一代與時代同向同行中激蕩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澎湃青春力量;在武夷學院,圍繞傳統書院與現代教育變革,中外學者將共話古今書院與文明傳承,暢想未來教育所蘊含的無限可能。

          活動現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第二個結合”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世界”叢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當代中國”書系等論壇相關主題圖書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讀懂新時代”叢書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書系多文版等百余種中外學術著作在論壇中亮相。會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向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贈書。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學院聯合主辦,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福建社會科學院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