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博物館里的絲路對話

         日期:2024-03-26   來源:深圳特區報

          觀眾在深圳博物館參觀“犍陀羅藝術展”。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文 胡蕾/圖

          日前,“犍陀羅藝術展”交流座談會暨閉幕式在深圳博物館舉行。此次活動由故宮博物院與深圳博物館共同主辦。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里爾·哈什米、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深圳博物館館長黃琛、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建威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座談會上,來自故宮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深圳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圍繞“犍陀羅藝術展”,分別就各自的展覽策劃、展覽籌備、形式設計、圖錄出版等方面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此展覽是截至目前在中國境內舉辦的最大規模的犍陀羅藝術展。展覽自2019年開始籌備,先后于2022年2月6日和11月2日兩次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聯合聲明》,并于2023年10月21日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聯合新聞聲明》。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2023年3月15日,“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首次亮相,受到了廣泛關注。同年9月8日,作為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主題活動,“香遠溢清——巴基斯坦犍陀羅藝術展”于甘肅省博物館盛大啟幕。展覽補充了甘肅省博物館藏的具有濃厚犍陀羅藝術特征的文物珍品,完整詮釋了文化交融大背景下犍陀羅藝術的多元文化面貌及其深遠影響力。

          2023年12月,在廣大觀眾的期盼中,展覽來到大灣區,以“香林寶像——犍陀羅藝術展”的新面貌在深圳博物館呈現,展開了一場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對話。

          展覽選取了來自巴基斯坦和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國家博物館、塔克西拉博物館、白沙瓦博物館、伊斯蘭堡博物館、迪爾博物館、斯瓦特博物館和洪德博物館等七家藏品機構。這些文物多為考古發掘出土,時代自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0世紀不等。故宮博物院文物30件(套),大多是從古代犍陀羅地區通過高原絲綢之路上斯瓦特、喀什米爾等藝術中心進入中國西藏西部,輾轉入藏宮廷,并保留至現在。這些文物對古格王國的金銅造像風格與藝術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展現出中國與巴基斯坦文化藝術交流的悠久歷史。

          深圳博物館館長黃琛表示,“香林寶像”展是“犍陀羅藝術展”項目在國內巡展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同時又是深圳博物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系列重要展覽之一。展覽期間開展了專場導賞、專家講座、手繪文物畫征集、“深博小學堂”少兒科普講解等多項教育推廣活動,開拓館校合作模式,豐富觀展體驗。據統計,參觀人數達32萬,其中包括不少來自大灣區與海外的觀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