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數字賦能 提升城市治理
日期:2024-03-26 來源:深圳特區報
■ 陳家喜 付汀汀 陳夢淇
提要
深圳推動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耦合,整合政務資源和數據信息,推動智慧黨建、智慧城市系統改革及使用,推動黨務服務、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更精準、更高效、更優質。搭載深圳“智慧黨建”系統,實現線上與線下服務聯動。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高度重視互聯網在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率先開展“互聯網+”的探索,將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以保障網絡安全為基礎,創造新的治理方式和機制,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深圳互聯網治理經驗成為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助推力量。
建立良好的制度環境和輿論生態
網絡安全與發展并行的基本保證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制度環境和輿論生態。如何從頂層設計出發,加強網絡治理、保護數據安全、塑造良好網絡輿論環境,為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筑牢安全屏障,成為一道時代必答題。基于此,深圳積極探索保障互聯網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制度設計,保障數據安全流通。深圳于2021年頒布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涵蓋個人信息保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等多個方面。該條例首次提出“數據權益”,明確規定自然人在個人數據方面享有知情同意、補充更正、刪除、查閱復制等權益;首次在國內法律中明確規定將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個人數據視為敏感個人數據。深圳還建立“負面清單”,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在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時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形成“10項不得”規定,推動互聯網運營企業加強自律管理,實施全平臺、全場景、全業態的信息保護合規建設。
文明滋養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
網絡文明是社會文明的新樣態,也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只有做好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宣傳,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培育網絡空間文明風尚,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精神支撐。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利用融媒體的優勢,拓展傳播平臺、創新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積極打造“圳學習”網絡傳播矩陣,在各新聞單位新媒體平臺App、區融中心開設“圳學習”專欄或話題。成立全國首個互聯網行業黨委講師團,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網絡。培育網絡文明新風尚,發布《深圳網民十大網絡文明行為》等,在全國率先探索創建網絡文明素養指標體系。加強網絡文化培育,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技術賦能構建善治的治理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揮深圳信息產業發展優勢,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深圳推動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耦合,整合政務資源和數據信息,推動智慧黨建、智慧城市系統改革及使用,推動黨務服務、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更精準、更高效、更優質。搭載深圳“智慧黨建”系統,實現線上與線下服務聯動。深圳推動數字技術與民生服務相銜接,開發民生訴求統一受理平臺,將黨員聯系群眾、“兩代表一委員”進社區接訪、12345熱線等市民訴求表達渠道進行整合,建立“民意速辦”分撥辦理機制。2022年12月,開發上線“@深圳-民意速辦”平臺,深圳初步構建民意速辦改革機制。截至2023年10月,深圳民意速辦改革形成“多口歸一”收集機制、“智慧精細”速辦機制、“全程可視”反饋機制、“源頭追溯”化解機制。通過建立“一口接受訴求、分工高效辦理、一口反饋服務”機制,實現以“整體政府”統一形象回應來自群眾的各類利益訴求。通過在線提交民生訴求、參與民意調查、了解社區活動等方式,讓居民更好地參與社區治理,居民的自治意識和參與意識提升,構建以人民為中心、以互聯網為通道、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黨建引領推動網絡經濟繁榮
新興經濟形態和平臺經濟等網絡經濟展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保障民生、拓展消費、激發內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結合新經濟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的新趨勢,深圳積極創造性地開展強化黨組織建設全覆蓋的工作,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鞏固黨組織領導新興領域的精準化建設。深圳率先成立市委互聯網企業工委,加強互聯網企業黨建。建立市區聯動管理體系,提級管理頭部互聯網企業黨委和市互聯網行業聯合會黨委,建立工委委員直接聯系重點企業、“駐企三員”等制度,直接幫助企業解決黨組織設置不規范、黨建力量不足等問題。構建行業管理部門縱向推動、園區商圈樓宇等聚集區橫向拓展、街道社區兜底管理的齊抓共管新格局,有效覆蓋重點平臺企業和新就業群體。【本文為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SZ2022A003)階段性成果】
(陳家喜: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副院長、教授;付汀汀: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科研部負責人、助理研究員;陳夢淇: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