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為媒打造創新資源生態圈
日期:2024-03-25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麗萍
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近年來,深圳聚焦“20+8”產業集群,依托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組建聯合黨組織,以黨建為媒打造創新資源共享生態圈,組織開展鏈內要素對接活動,發布鏈上企業產品供需目錄,強化資源整合助力抱團發展,以產業鏈黨建提升產業發展效能,推動鏈上企業黨建與鏈上企業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融合共促。
目前深圳成立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鏈黨委61個,累計帶動上下游超6000家企業參與。
串珠成線,推動黨建覆蓋
在“鏈”上做文章,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以“組織鏈”牽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等互聯共通,正是高質量黨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路徑。
去年8月,深圳市首個市級產業鏈黨委——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黨委在坪山區成立。
“市級產業鏈黨委的成立,標志著產業鏈從組織上進行了提層升級,使產業鏈達到‘兩強一廣’,即統籌上下游企業的能力更強、整合各方面資源的能力更強、協同的部門和機構更廣。”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深圳首個市級產業鏈黨委將市工信、科創、交通等職能部門,以及整車制造、自動駕駛、新能源等產業上下游85家企業和5家創新平臺有機整合起來,并面向全國聘請了10位業內權威人士作為首批智庫專家。
作為深圳著力打造的“20+8”產業集群之一,高端醫療器械是少有的橫跨先進制造、科技、醫療領域的產業集群,但也存在著醫、企、研、資等鏈上的相關主體缺乏高質量的對接合作平臺等問題,如院校有先進技術卻無法在企業落地,企業有好產品卻面臨融資受限等。
如何打通產業鏈創新鏈“堵點”?去年12月,深圳成立第二個市級產業鏈黨委——中共深圳市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鏈委員會,打通產、學、研、醫、資、政、管協同創新發展全鏈條,不僅整合了市發改、科創、衛健等職能部門,以及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等7家科研院校及專業機構、深圳市人民醫院等18家醫療機構、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等7個相關協會及產業園區、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3家投融資機構、邁瑞醫療等28家行業龍頭企業,還面向全國聘請了17位業內權威、知名大咖作為首批智庫專家。
從市級到區級再到街道,一個個產業鏈黨委因地制宜、應運而生、發展壯大: 深圳各區聚焦轄區重點產業和優勢產業,按照“分門別類、一鏈一策”原則,探索以產業園區、龍頭企業為“鏈主”兩種模式成立產業鏈黨委。在街道則探索建立“街道-機關黨支部-產業鏈黨委”三方黨建共建機制,通過街道社區屬地聯動、選派第一書記和黨建組織員等方式,有效推動產業鏈黨建標準化建設。
鏈式突破,開創發展新局
在醫療器械企業較為集中的南山智園D2棟,深圳市首個產業創新鏈黨群服務中心——深圳市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鏈黨群服務中心,正以產業發展介紹、前沿學術交流、先進技術展示及科普宣傳四個服務維度,成為鏈上企業的服務平臺。
深圳建立健全產業鏈黨委發揮紐帶作用的各項機制,完善“黨建+企業服務+產業服務”的新路徑,健全聯席會議、黨建輪值、資源共享、商事共議等制度機制,制定問題、政策、資源“三張清單”,推動實現“一陣地、一平臺、一智庫、一展會、一空間、一基金、一報告、一政策”目標,從賦能一個企業到賦能整個產業。
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鏈黨委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從以往的黨委“單人拉車”轉變為聯席會議成員“集體推車”,推動產業鏈黨委工作開展有序有力有效。同時,建立“企業黨組織-街道黨組織-區產業創新鏈黨委-市產業創新鏈黨委”四級問題解決機制,合力解決企業問題,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鏈。
前不久,深圳首登“新能源汽車第一城”,而新能源汽車也正由電動化向智能化、網聯化躍進。缺乏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曾一度制約了產業發展,企業對此呼聲很大。深圳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黨委急企業所急,積極推動灣區智能網聯試驗場加快建設。去年8月,灣區智能網聯試驗場正式啟用,不僅填補了深圳乃至華南地區智能網聯專業測試場地的空白,更為大灣區汽車產業集群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哪里有產業,哪里有黨員,黨組織就要跟到哪里。”市委黨校副教授王定毅一直關注深圳的產業鏈黨建工作,他表示,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不僅是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重要創新,更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現實優勢,不斷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