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工業第一城”如何發力服務業
日期:2024-03-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關煒瀛
3月18日,深圳召開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作為中國“工業第一城”,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實現全國城市“雙第一”,如今全面發力服務業發展有何戰略考量?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深圳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從而推動經濟社會整體的高質量發展。
“工業第一城”需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從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歷程來看,深圳的發展與創新、人才、國際化密切相關,這幾個關鍵詞都離不開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商務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南方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中心講席教授夏文斌指出,深圳始終堅持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這座“工業第一城”未來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通過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
“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既是為了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是為了實現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韋福雷認為,服務業可分為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這兩大板塊深圳都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具體而言,深圳2000多萬人口乃至整個大灣區居民的生活消費,為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現實需求,而當前深圳的高端供給仍有差距,消費服務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動性較弱。同時,深圳著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性很強,光明科學城等大型科技平臺載體提供了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前海、河套等重大平臺有利于與國際對接,對外開放發展。“源頭性、基礎性的科技創新和高端人才儲備還不夠充分,產業發展所需的檢驗檢測服務還需要提升,這些是深圳目前的短板。”韋福雷說。
推動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產業結構持續演進。此次深圳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推動服務業和工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力,共同支撐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深圳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生產性服務業一直伴隨著制造業的發展,未來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也需要生產性服務業的賦能。”韋福雷表示,服務業和制造業加速跨界融合,兩者已然密不可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既依托于科技創新,也有一部分表現為新模式、新業態的創新。”
(下轉A2版)
(上接A1版)
夏文斌則認為,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即服務與產品的融合,不僅優化了產品質量,也通過服務提升了用戶體驗,從而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無服務則無產品”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因此,聚焦于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而進行的人才培養,涵蓋產品研發、創意設計、品牌營銷、金融服務等多個行業和環節,并且在人才培養中要高度重視產教融合,通過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提升服務業高端化水平。
以開發促發展提升服務業品質水平
深圳如何更好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夏文斌認為,對外開放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議深圳“以開發促發展”,抓住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為服務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盡早謀劃服務貿易領域外資準入的負面清單,引進優秀的外資服務業企業,加強本地服務業企業人才與外資企業人才的交流溝通,形成良性互動,推動服務業品質和水平提升。
“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必然會提出相關配套專業服務的需求。”談及服務業國際化發展的問題,韋福雷說,“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財稅、法律、知識產權等方面專業服務的支撐。我們可以利用前海等開放平臺,引進在國際上具有優勢的商務服務,賦能企業的全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