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羅湖:聚焦三大賽道 加快塑造“新”優勢

         日期:2024-03-18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趙新明

          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圳要當“尖子生”。

          城區的新質生產力的前沿在哪里,關鍵又在何處?聚焦軟件信息和科技服務、現代時尚、大健康三大重點賽道,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支撐未來發展最具潛力的增長極,成為羅湖在新時代新賽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近日,記者走進清水河重點片區,在項目現場探尋科技創新的源頭,從產業發展故事一觸城區發展的脈搏。

          創新載體持續導入

          戰新產業主引擎功能雛形初現

          時值一季度沖刺的關鍵時刻,清水河重點片區各項目現場“掛圖作戰”推進建設進度,塔吊長臂揮舞,車輛、工人往來其間,目之所及,皆是繁忙趕春的景象。

          在位于中海慧智大廈的中歐創新醫藥與健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歐中心”),六樓的中試共享服務平臺已進入最后的驗收期。現場,現代化實驗及生產車間寬敞明亮,工人正忙于場地裝配的收尾工作,各類高端器械也將陸續進場。

          作為羅湖區重大應用基礎型科研平臺項目,中歐中心由羅湖區政府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建,集基礎研究、產業轉化、投融資等創新要素,專注于搭建生物醫藥服務生態體系的創新平臺,助力羅湖打造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美琉生物在合成生物學賽道中,成為高質量重組膠原蛋白的價格壁壘“破局者”,其在膠原蛋白分泌表達技術層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使重組膠原蛋白生產成本直降,售價可下探至目前市價的八分之一。中科浩瀚航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通過自有多肽篩選平臺篩選發現的具有生發、抗衰等功能的活性多肽,有望成為脫發治療的新希望。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正式揭牌以來,中歐中心已組建起一支25人管理及醫藥所專家團隊,簽約入駐十余家創新能力優、市場轉化力強的企業。

          中歐中心的急速壯大,是清水河重點片區穩步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一批雙創載體在此安家落戶,片區內現有國家級創新載體1個、省級創新載體6個、市級創新載體10個。以國家城安院為例,作為羅湖區首個“國字號”科研機構,未來有望形成百億級的產業集群。

          從中海慧智大廈向外遠眺,中金嶺南新材料產業大廈主體玻璃幕墻安裝進度已過半。作為清水河總部新城第一高樓,該大廈地上45層、地下4層,建成后可提供超1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屆時,“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重點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深圳市新材料產業集群創新公社”三個科技創新平臺將集中落地,進一步加速清水河重點片區創新載體和平臺建設。

          記者從清水河總部新城建設指揮部了解到,清水河片區立足交通樞紐和門戶節點優勢,聚焦軟件與信息服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平臺經濟、智慧經濟、數字經濟,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總部經濟集聚區。潤啟科技大廈竣工投產,新材料產業大廈封頂,珠寶產業中心、軟通大廈、博元大廈、恒力科技大廈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加速建設,預計5年內可釋放產業空間超100萬平方米,遠期釋放產業空間超200萬平方米。宏翔新材、中金嶺南、周六福、軟通動力等一批10億級總部企業紛紛落戶于此,總部集聚“強磁場”愈發凸顯,戰新產業主引擎功能雛形已現。

          擴大全要素供給

          因地制宜打造三大戰新引擎

          創新驅動,拾級而上。新產業新業態的持續涌現,不僅為羅湖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讓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這條路走得更加明晰而堅定。

          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與時俱進謀劃政策。2023年,羅湖率先推出“數幣十條”“旅游業十條”“醫美十條”“規劃設計咨詢十條”“律師、會計和資產評估十條”“財富管理22條”。前不久,創新推出“低空經濟十條”,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現代服務業綜合能級提升,搶抓新質生產力新賽道。

          加大招引的同時,注重存量企業發展壯大。通過實施企業上市發展行動計劃,建立企業上市培育庫,形成上市企業訴求清單跟進辦理,已有94家企業納入培育庫。一對一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全年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6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0家。

          讓新質人才,成就“新質生產力”。2023年羅湖新菁英人才政策實施以來,在安全應急領域通過“一事一議”為岳清瑞院士團隊定制政策包,一攬子解決人才后顧之憂;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新簽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黃荷鳳院士高層次人才團隊,落地中歐創新醫藥與健康研究中心,以招才引智促進全區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羅湖,產業創新與政策支持間的良性互動,為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助力,在加快培育產業集群和加強產業鏈韌性的過程中,政策觸角延伸也更廣更細。”羅湖深港現代商貿業升級發展區指揮部副指揮長、區發展和改革局一級調研員曹志文表示。

          在中歐中心執行總經理於邱黎陽看來,在政策的“放大器”效應下,創新動力正不斷加速壯大。“在大健康領域特別是消費醫療領域,羅湖應用場景豐富,且具備先行先試的條件,這也為生物醫藥企業開辟更多應用場景窗口,讓企業更加敢于投入。”

          戰略性新興產業穩步發展,各項創新指標顯著提升: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數量2023年較2022年同比增長19.69%,高新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1.4%,全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469件,同比增長37.03%……從“量的積累”努力邁向“質的躍升”,為羅湖全力哺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寫下生動注腳。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先立后破。“羅湖壯大新質生產力,首先要立足全區服務業優勢,以‘高端化、集群化、國際化’的生產性服務業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其次要發揮深港聯通的區位優勢,為深港研發創新、科技服務、商貿物流等提供新的發展空間;此外還應補齊科技創新短板,聚焦軟件和信息服務、現代時尚、大健康三大戰新引擎,以‘全域數字化’提升羅湖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鄭宇劼說。

          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羅湖將實施戰新產業躍升行動,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面構建創新生態,注重引進具有生態引領力的“鏈主”企業,爭取引進國家級、省級創新載體分中心,新增5個市級以上創新載體;建設清水河數字經濟總部經濟集聚區,打造1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專業樓宇;做大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臺,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黃金珠寶首飾工業設計研究院,引育3家以上黃金珠寶知名品牌和總部機構;用好“醫美十條”,打造醫美“一街一區”,發展細胞治療、腫瘤診斷、個性化精準醫療等高端醫療服務,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升級之路,一場宏闊布局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