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的全球品牌數量美譽度要和發達國家看齊

         日期:2024-03-11   來源:深圳特區報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 深圳特區報記者 溫濤 攝

          ■ 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李萍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今年的全國兩會世界矚目。”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做客全國兩會“深圳報業集團采訪中心”,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為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要勇挑大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多深圳貢獻。

          以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持續“上新”

          “我國經濟正處在比較關鍵的發展階段,在眾多有關全國兩會的‘關鍵詞’中,新質生產力備受關注。”張建平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首位。作為創新之城,未來之城,希望深圳以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持續“上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他認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規模的放大,更重要的是質的提升,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此次報告明確,今年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這將進一步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同時也將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大發展,加快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投入和布局,進一步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支撐力。他希望深圳繼續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更多未來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苦練內功不斷培育外貿新動能

          “今年我國鞏固外貿基本盤,有信心和底氣。”對此次報告中關于外貿的部署和要求,張建平指出,目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我國外貿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但也有積極向好的方面。深圳是外貿大市、外貿強市,在這方面要為全國做示范,苦練內功,不斷培育外貿新動能,推動外貿質升量穩。

          他強調,得益于常年的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深圳擁有一批大型科技創新品牌,其產品在全國和全世界都非常受歡迎,品牌美譽度和附加值、外貿競爭力不斷提升。未來,深圳的全球品牌數量和全球品牌美譽度要和發達國家看齊,還需要在技術創新、售后服務、零部件配給等方面進一步下大力氣。

          他建議,打鐵還需自身硬,深圳應在產品和服務方面進一步苦練內功,通過繼續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好品牌的美譽度,同時培育更多的品牌跨國公司,不斷塑造和提升外貿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穩定全球市場份額。

          他還建議,要利用好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先行先試,做大服務貿易規模,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同時,要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鼓勵企業把跨境電商的發展和海外倉的建設結合起來,在進一步發展跨境電商、創新提升市場采購貿易方面,深圳要走在全國前列,不斷形成新的增長點。

          積極探索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深圳路徑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繼續依靠不斷擴大制度型開放。”張建平指出,此次報告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希望深圳依托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前海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等平臺,積極為國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經驗。

          他建議深圳應發揮好各平臺的作用,主動對接這些高標準國際經貿協議,積極探索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深圳路徑,在全面擴大開放中作出深圳新貢獻。

          此次報告明確提出,“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對此,他表示,深圳是我國制造業領軍城市,正加快打造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面向全球競爭,未來仍需要吸引更多優秀的全球制造企業,通過同臺競技、公平競爭不斷提高彼此的產品和服務水平,滿足我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需要,以開放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

          (深圳特區報北京3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