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創新關鍵節點 激發三大平臺潛能
日期:2024-03-11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周元春 李舒瑜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是承擔重大國家戰略的平臺,備受在深全國人大代表、住深全國政協委員關注。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積極為這些重大平臺建設建言獻策,他們認為,要抓住創新關鍵點,進一步激發重大平臺潛能,為深圳高質量發展增添更澎湃的動能。
前海:
將綜合保稅區擴展至空港片區
2023年,國務院批復《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國家部委支持前海實施“金融30條”“海關18條”“海事18條”,前海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0%。這片特區中的特區,開發開放活力持續迸發。
全國政協委員、香繽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明金關注前海發展,他建議,支持前海將綜合保稅區擴展至空港片區,完善空港功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深圳開放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創造新優勢。
許明金指出,空間不足越來越成為制約前海綜保區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2023年前海綜保區全年進出口2514億元,單位面積產值保持全國第一。但2.28平方公里的前海綜保區中,未出讓土地僅剩3萬平方米,園區出租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基本處于滿倉運作。與此同時,深圳現有的機場保稅物流中心占地僅10.37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僅5.6萬平方米,出租率長期處于80%以上,只能開展簡單的保稅物流、中轉集拼、分撥配送等,難以滿足開展跨境電商、飛機融資租賃、飛機保稅檢測維修、保稅展示、保稅培訓等新業態的需求。
“建議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推動深圳前海將綜合保稅區擴展至空港片區,助力綜合保稅區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深圳打造全球中轉樞紐發揮支撐作用。”許明金說。
河套:
建設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試驗區
2023年,國務院出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發建設全面提速,高端科研項目不斷落地,匯集眾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科研機構、高水平科技企業、頂尖科研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深圳市委會主委林娜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作為國家級戰略平臺,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條件,雖然在跨境資金流動方面已經卓有成效,但仍迫切需要金融支持打通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梗阻。
深圳金融業保持穩健增長態勢,規模實力不斷增強,深圳也是國家創新型城市,具備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條件。“建議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國家部委支持河套合作區建設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試驗區。”林娜建議,參照上海、北京中關村等科創金融試驗區相關政策,指導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出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一攬子”政策,推動開展科技企業員工股權融資試點等。同時,她也建議金融監管部門針對科技創新的實際需求,適度放寬河套合作區內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持牌金融機構的經營限制,在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支持金融機構推出服務科技創新的、有別于傳統業務模式的系列特色金融產品。
林娜還建議,在河套合作區積極開展 QFLP/QDIE(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合格境內投資企業)試點,進一步簡化資金跨境使用的手續,吸引海外資金投入科技創新,允許境內資金投資海外優質科創項目。此外,賦予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提出的河套合作區跨境雙幣早期母基金在資金跨境上擁有更大力度的創新政策,允許基金在一定額度內跨境自由流動和投融資,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跨境科創基金。
光明科學城:
納入深圳國家高新區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和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已成為大灣區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布局最集中、創新動能匯聚最迅速、綜合創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國眾聯建設工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西勤建議,將光明科學城納入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新一輪擴容范圍,使其更好承擔使命,成為大灣區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的主戰場。
深圳國家高新區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陣地和深圳科技創新的“高產田”。在黃西勤看來,光明科學城具備納入國家高新區的條件——已圍繞生命、信息、新材料三大領域布局,建設了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持續引進國內外大院大所機構,加快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深入探索實施科研經濟范式,前瞻布局合成生物、腦科學等未來產業,有力促進區域創新能級提升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而且,去年出臺的《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明確支持將光明科學城納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范圍,深圳市層面也制定出臺高新區發展專項計劃,重點支持建設一批重大創新項目。
黃西勤建議,有關部委支持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容方案,盡快將光明科學城大裝置區、成果轉化區、先進制造業園區等重點片區納入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容范圍。同時,結合生命、信息、新材料三大產業方向,重點規劃布局一批創新平臺,引進落戶一批重大項目,培育發展一批重點產業集群,有力提升光明科學城創新能級水平,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深圳特區報北京3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