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制定國際標準 助推品牌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4-03-05 來源:深圳特區報
■ 黃嘉濤 高虹圓
提 要
廣東要強化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交流溝通,鼓勵企業及其他各類主體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發出更多廣東聲音,注入更多廣東元素,將產品的技術優勢通過國際標準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讓更多“廣東品牌”走向世界。
近年來,廣東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有力促進廣東品牌經濟發展。同時,廣東加快融入全國、全球創新網絡,積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全面釋放廣東品牌創新潛力,壯大廣東品牌發展動能。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廣東有84個品牌入選,居第二。然而,相較《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僅有華為、騰訊、中國平安等入圍。總體上,廣東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仍然不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為廣東做好品牌打造工作指明了現實路徑。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標準化工作作出了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通知》精神,廣東省出臺《關于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的若干措施》,提出建成具有廣東特色、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先進標準體系的目標。
品牌是企業競爭力和生命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象征,而標準是品牌建設的基礎準則。未來,廣東要聚焦以標準推動品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書寫廣東品牌崛起。
加強技術和標準創新,夯實品牌發展根基
技術創新是推動品牌發展的根基,只有掌握行業頂尖技術,才能為品牌發展注入原動力。近年來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創新綜合能力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創新指標位居全國首位,涌現華為、騰訊、格力、美的等行業頭部創新型企業。然而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廣東品牌的創新能力仍存在不足之處,很多專利申請與產品或應用創新無關。標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尖端創新產品的能力,以及在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能力。因此,要圍繞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建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自身標準化建設,從而成為標準制定的關鍵角色,甚至成為標準領跑者。同時,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生命健康、區塊鏈等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和驗證平臺,實現標準創新和品牌發展的有效對接,促進創新成果和核心專利技術轉化為先進標準。
抓好品牌標準化建設示范點,提升“深圳經驗”示范意義
深圳市創建了全國首個“標準國際化創新型示范城市”,制定發布一系列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先進團體標準,截至2022年6月,全市企事業單位累計參與研制國際標準(含國外先進標準)2915項、國內標準6132項,系列成果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在標準國際化城市示范創建、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標準化區域中心建設、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數量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未來深圳不僅繼續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還全力推進“深圳標準”品牌建設,推廣“深圳標準”標識的公共品牌建設,創新推動品牌建設,在顧客與市場端樹立高品質品牌的廣東形象。廣東應積極發揮“深圳經驗”的示范作用,大力推進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積極打造品牌標準化建設示范點。
推進區域標準化合作,促進品牌協同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是國家統籌戰略發展資源、減少同質化競爭、避免重復建設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趨勢。廣東要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搭建區域標準化合作聯盟,聯合制定統一的品牌標準體系,包括技術標準化體系、質量標準化體系與運營管理標準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化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促進區域之間的資源共享和標準融合,實現標準成果互享。同時,依托區域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會、協會、商會等共同發起成立標準聯盟,制定在區域內各城市間廣泛適用的品牌團體標準,實現區域品牌的協同發展。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擴大品牌話語權
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是企業突破國際技術壁壘、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也是企業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在新產業、新技術發展中搶占市場話語權的新嘗試。作為廣東最先出海的企業,格力、美的等已經在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為國內企業樹立了樣本。廣東要強化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交流溝通,鼓勵企業及其他各類主體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發出更多廣東聲音,注入更多廣東元素,將產品的技術優勢通過國際標準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讓更多“廣東品牌”走向世界。
健全標準化服務體系,提供品牌標準化技術支撐
激發公益性標準化研究機構活力,推動品牌標準化研究、信息檢索和服務應用,進一步完善具有廣東特色的標準館藏體系。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的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為企業及其他各類主體參與國內、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指引和渠道。利用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標準化大數據的收集、加工、管理和分析,為政府制定品牌政策提供標準化數據支撐。加快培育一批以提供標準化服務為核心業務的專業機構,增加標準化服務市場有效供給,為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品牌標準化整體解決方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品牌管理專家,切實發揮決策咨詢“智囊團”在品牌標準化建設中的作用。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品牌標準化建設人才支撐
廣東要將品牌標準化人才培養納入省人才發展戰略,推進品牌標準化人才培養。一方面,實施“新粵商培訓工程”、產業“新工匠”培養計劃,結合專題把政策宣講,品牌、標準、創新、質量、知識產權等領域內容納入培訓范疇;另一方面,支持高校、職業院校開設品牌標準化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并列入相關人才培養計劃,支持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開展品牌標準化培訓。同時,貫徹落實珠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加快引進廣東重點發展領域急需的標準化和品牌工作所需人才。
加大宣傳引導,營造品牌標準化良好社會氛圍
組織開展品牌標準主題宣傳和交流活動,報道企業品牌標準化建設的豐富實踐、重大成就、典型經驗,講好廣東品牌標準化故事。積極利用“中國品牌日”“全國質量月”“全國品牌故事大賽”“中國企業品牌創新成果發布”“世界標準日”“世界認可日”等時機,廣泛開展品牌標準公益宣傳,展示廣東品牌標準化工作成果,提升社會各界標準化意識,全面營造社會關注、各界參與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廣東工業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品牌戰略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