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GDP超過126萬億元
日期:2024-03-01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新華社記者 魏玉坤 韓佳諾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26萬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貨物進出口總額41.8萬億元,新設經營主體3273萬戶……
國家統計局2月29日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頂住壓力砥礪前行,總體恢復向好,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頂住多重壓力實現量的合理增長
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GDP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實現了5%左右的預期目標。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縱向比較,5.2%的經濟增速比上年加快2.2個百分點,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橫向比較,我國經濟增速明顯快于美國2.5%、歐元區0.5%、日本1.9%的經濟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仍是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公報顯示,我國就業基本盤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2023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比上年多增38萬人。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2%,低于美國4.1%、歐元區5.4%的漲幅;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比上年上漲0.7%。
在爬坡過坎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觀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中國經濟,既要看“體量”,更要看“體質”。
根據公報,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
2023年,新設經營主體3273萬戶,日均新設企業2.7萬戶;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53.5%;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46.6%,自貿試驗區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18.4%……公報顯示,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
社會民生事業取得新進步。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至2.39。年末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336萬人、566萬人、1054萬人。
(據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