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奮力建設高質量新光明

         日期:2024-02-23   來源:深圳特區報

          光明區高質量高顏值城市風貌嶄露頭角。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鄧紅麗

          高質量發展,光明在前。

          2月22日,光明區2024年“激發新動能 奪取新勝利 塑造新優勢”高質量發展十大攻堅行動動員部署會召開。會議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號召全區上下銳意進取、敢作善為,跑起來、搶時間、爭一流,在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設中激發新動能、奪取新勝利、塑造新優勢。

          2023年,光明區深入推進“錨定高質量 澎湃新動能”十大任務,全力攻堅17個揭榜掛帥項目,真抓實干,奮勇爭先,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光明答卷”。大會現場對2023年度光明區十大任務先進代表頒發嘉獎令。

          大會上,光明區公布了2024年“激發新動能 奪取新勝利 塑造新優勢”高質量發展十大攻堅行動。現場為十大攻堅行動責任單位代表頒發了任務令,光明區發展改革局等10多個單位依次表態發言。

          當前光明正處于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創新能級加速躍升、比較優勢快速形成的黃金發展期。光明區提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以更大力度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科研經濟先行地、創新人才集聚地,為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科學城創新賦能 釋放澎湃新動能

          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光明擁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在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上,肩負著天然的使命和重大的戰略責任。

          此次發布的十大攻堅行動中,科學城創新賦能行動被擺在首位。

          近年來,光明區聚焦“三地”建設,著力提升原始創新、科研轉化、人才集聚的效率效益效能,吸引了一批創新載體、“大院大所”、創新人才,產出了一批創新成果。當前,光明科學城規劃布局的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在建和運營數達到20個。

          隨著光明科學城從落地建設逐步向科學賦能邁進,光明區提出實施科學城創新賦能行動,2024年,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實施科學城建設和科學賦能“兩手抓”,繼續推進科學城重大設施、“大院大所”引進建設運營,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運營好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全面啟動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集聚區建設,加快智能傳感MEMS中試線、概念驗證中心布局,進一步提升創新成果產業化水平。

          科技金融是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科研經濟、營造創新生態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2023年,光明區初步形成“政府引導基金+科學城母基金+產業基金+種子基金”基金體系,授牌5家科技支行,落地招商致遠、東興資本等創投機構,正式啟用科技金融大廈,全鏈條科技金融支撐成效初顯。在實施科技金融示范區建設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加快提升光明科技金融能級,市場化運營光明科學城母基金、種子基金,實質性運作3個產業基金,吸引更多優質金融機構落地,鼓勵科技支行開展科技金融服務創新,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區。

          人才是第一資源。2023年以來,光明區在全市率先出臺海外引才專項獎勵政策,實施全市首個青年科技人才專項培育行動,推出“才享光明”人才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集聚院士團隊超20支、高層次人才超2500人、各類人才超18萬。在實施創新人才匯聚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在創新人才招引上下更大功夫,持續深化“人才高地”計劃,推動設立“光明科學城人才專項資金”,用好光明科學城人才港、國際人才驛站等平臺,做好“人才無憂”系列行動,謀劃出臺全市最優人才支持政策,更好地支持頂尖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礎性人才等各類人才發展。

          布局新賽道、新業態 鍛造新質生產力

          在光明區部署的十大攻堅行動中,實施生命健康產業加速行動引人關注。

          為何是生命健康產業,光明優勢何在?

          在光明科學城規劃布局的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中,生命健康領域創新載體占據重要位置,包括已經投用的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大設施,2023去籌成立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及與其一體化建設的深圳灣實驗室;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設立的醫學院、藥學院等。同時,光明還落地了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打造了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深圳市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生物產業孵化器“灣有引力”等創新平臺。瞄準生命健康產業加速發展,光明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同時,以合成生物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產業一直是光明的優勢領域。近年來,光明區前瞻布局,在全市率先試點“合成生物”“腦科學”市區聯動重點專項,吸引集聚了全國近四成新增合成生物企業。2023年,光明區未來產業產值增長超70%,未來產業企業總數超過140家,總估值超過320億元。2023年,光明區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規模突破500 億元,產業集聚發展積厚成勢。

          2024年,光明區將聚焦生命健康產業生態,全力實施產業加速行動,做好合成生物、腦科學與腦機工程等領域政策、空間、資金、人才要素保障,培育引進更多優質企業。圍繞生物醫藥產業持續開展強鏈、補鏈、延鏈,推動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提質擴容,將生命健康打造成為領先的優勢產業集群。

          在合成生物產業領域,2024年,光明將孵化集聚企業120家以上、估值10億元以上企業12家,實現集群估值400億元以上。在腦科學與腦機工程產業領域,光明將孵化引進創新型企業60家以上,實現集群估值80億元以上。同時,做大醫療器械產業,實現產業集群規模600億元以上。培育做優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業集群規模35億元以上。

          在實施招商引資提質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優化全員招商工作機制,聚焦超高清視頻顯示、醫療器械、新能源等重點產業,持續招引龍頭企業、平臺型企業,積極對接跨國公司,大力吸引外資;圍繞低空經濟、寵物經濟等新興業態持續發力,讓已經扎根光明的企業持續壯大,讓新的優質企業源源不斷落地見效。

          近幾年,光明區落地一批特色文旅資源,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區,舉辦一系列高級別文體賽事、會議,常態化開展促消費活動,消費空間、形態、業態均有較大提升。2024年,光明區將聚焦消費品質提升,系統謀劃全區商業消費空間,推出更多消費熱點、消費商圈、特色街區,打造光明特色文旅目的地,提升消費能級、激活消費活力。

          集聚好資源、好項目 掀起重點片區建設熱潮

          近幾年,光明區聚焦打造高質量高顏值的深圳北部中心,謀劃推進重點片區建設,鳳凰城、光明云谷等片區的產業功能、生活功能、生態功能正在加速完善。漫游光明,可以感受這座城市的高質量高顏值風貌已嶄露頭角。

          在實施重點片區建設提速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重點推進光明云谷、明湖智谷、光明中心區等片區建設,加速集聚好資源、好項目,爭取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光明云谷要立足國際化,做好片區雙語標識系統改造、商圈建設等軟硬件布局,建設具有“國際范、科學味、煙火氣”的科學聚落,滿足人才高品質、多元化需求。明湖智谷要聚焦智能傳感器、精密儀器設備等重點產業,著力招引鏈主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光明中心區要以功能完備、環境優美、舒適宜居為目標,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集聚科技服務、酒店會展、文化交流等業態,全面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在實施城市建設與空間拓展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聚焦產業用地新入庫不低于55公頃的目標,全力釋放更多優質產業空間。同時,加快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光明國際馬術中心等場館建設,做好場館周邊市容環境提升、服務配套等籌備工作。

          交通問題市民群眾普遍關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來,光明區持續加強地鐵等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通斷頭路,有效提升區域交通能級。在實施交通體系提升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圍繞重點區域、重要路口、車輛密集道路等交通堵點持續發力,進一步完善道路移交工作機制,加大停車設施建設力度,繼續做好區內客貨運交通分離,積極創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一流科學城必然是一流智慧城。近年來,光明區智慧城市建設扎實推進,“數字化標識”“光明政幫辦”“數字化+網格化”等多項成果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在實施智慧城市建設行動中,2024年,光明區將聚焦明湖智谷、光明中心區等重點片區,先行建設“CIM+BIM”數字底座,實現數字化賦能重點片區發展。圍繞基層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打造“CIM+城市治理”一張圖應用支撐體系,豐富數據融合治理等數字應用場景,推動社會治理更精細、政府運行更高效。

          光明區高質量發展十大攻堅行動

          一、實施科學城創新賦能行動

          二、實施科技金融示范區建設行動

          三、實施創新人才匯聚行動

          四、實施生命健康產業加速行動

          五、實施招商引資提質行動

          六、實施消費品質提升行動

          七、實施重點片區建設提速行動

          八、實施城市建設與空間拓展行動

          九、實施交通體系提升行動

          十、實施智慧城市建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