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奮斗的你我成就“新新向榮”的深圳
日期:2024-02-19 來源:深圳晚報
最是一年春好處,播種希望正當時。2月18日,農歷正月初九,龍年首個工作日,也恰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聚焦產業科技話創新、謀未來。從春天出發,嶺南大地再次擂響“一刻都不能耽誤”的催征金鼓。
新春第一會往往具有濃厚的“風向標”意義。廣東省連續兩年在農歷新春開工第一天,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充分展現不斷夯實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根基,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決信心,傳遞出“珍惜時光,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鮮明信號。
這次大會選擇在深圳召開,自有“深”意。作為肩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歷史重任的深圳,作為以創新為鮮明特點、特質和品牌的深圳,作為“中國工業第一城”的深圳,錨定科技創新,堅持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向高攀登、向新而行,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優勢,有著堅實基礎、良好態勢,有著尤為強烈的“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使命感,有著尤為澎湃的“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的壯志豪情。
觀過往,先進制造業一直是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根基所在。從“三來一補”的制造之都到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全國一面旗幟的“創新之城”,深圳用40多年走出了一條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之路。頂天立地的大型企業,開天辟地的創新企業和鋪天蓋地的中小微企業個體業戶,都在這片投資興業熱土和創新創業樂園上充分釋放創新動能、發展活力。2023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實現全國城市“雙第一”,繼續位居中國“工業第一大市”。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數據是,過去10年間,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由2014年64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880.49億元。堅持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創新“硬核力”保持了深圳經濟增長“硬實力”。
向前看,深圳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加快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花”,各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孕育孵化、蓬勃生長,“新樹扎新根”,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產品在這里越來越被看見、被體驗。低空經濟“展翅高飛”,超充之城建設“加速跑”,AI和人形機器人“蓄勢待發”……深圳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作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活力與動力隨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快馬加鞭而躍動。
從外部來說,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產業浪潮滾滾向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同我國轉向創新驅動、走向高質量發展歷史性交匯,新的“科學的春天”已經撲面而來。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與變革,也是一場搶占戰略制高點的比拼。在這場浪潮中,“第一”與“唯一”緊密相連,我們別無選擇,必須挺立潮頭。只有堅定自立自強的必勝信心,甩掉“卡脖子”的手,突破“小院高墻”封鎖,鍛造科技創新“硬核力”,才能奔赴高質量發展“新藍海”。
就內部而言,勇敢闖,大膽創,踏實干,是深圳一以貫之的姿態與氣質。深圳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順風順水、一路坦途的,面對前行路上的風雨,深圳承壓而上、勇毅前行,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主引擎”作用,毅然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鼎新”帶動“革故”,實現風口領舞。也正是在一次次搏擊風浪中,深圳化挑戰為機遇,實現自我超越、換道超車,經濟發展的韌性更強了、底氣更足了,練就“硬核”實力。
綜合起來看,面對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形勢,面對新質生產力加快涌現的勢頭,一向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深圳,沒有理由不去憑靠實干和奮斗繼續勇立潮頭。在機遇面前,徘徊彷徨,固步自封;在困難面前,畏難不前,甘于平庸,這不是深圳的風格,也不是深圳人的性格。
要干,就馬上付諸行動!要干,就干最好,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新質生產力,新在新的科學技術、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產業形態,核心要義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有心人或許已經留意到,一段時間以來,“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創新之路,最終成高質量發展之效”的說法被頻頻提及。2023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創新之路,最終成高質量發展之效。”春節前夕,1月25日起連續三天,深圳舉行了三場“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最好結果”系列新聞發布會,其中一場的主題就是“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點出“兩力”,“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硬核力’、產業體系‘競爭力’”。這蘊含著深圳向高攀登、向新而行的實干方法論。
更具前瞻的戰略眼光。創新是星辰大海,需要大視野大氣魄。深圳的創新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勇擔重任、勇挑大梁”。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努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沖在前、走在先,站上全球科技產業發展之巔。
更加有效的務實舉措。務實,就是求實效,讓創新切實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要持續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創新行為都得到市場尊重,讓每一份創新成果都能夠形成市場價值,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好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
更為積極的主動作為。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人才是決定性因素。尊重人才、求賢若渴,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就是掌握創新的主動、發展的主動。要緊緊圍繞人才這個核心,與時俱進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創新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問出身”培養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遺余力”服務人才,讓人流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匯聚成深圳產業科技創新的奔流不息。
嶺南春早,實干爭先。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再創新的更大奇跡,仰賴于我們這代人接力拼、全力拼、加速拼現在的每一步之中。全市各個條條、各個塊塊,每個企業、每個奮斗者,讓我們大展龍馬精神,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錨定“新”的高度奮勇攀登,展現開局的勢頭、新春的氣象,以奮斗、實干的你我成就“新新向榮”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