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新醫保辦法助推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4-02-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程贊

          醫療保障作為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民心工程,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2023年,深圳市醫療保障局推動修訂出臺《深圳市醫療保障辦法》(下稱新《醫保辦法》),分別建立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制度,健全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切實解決好市民群眾關心關注問題,在健康中國、幸福中國建設中打造“深圳醫保樣板”,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三重保障”兜住民生底線,“為我撐起了一片天”

          “我感覺天都塌了,不知道該怎么樣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多虧深圳醫保政策,幫我免去了大部分醫療費用。”家住福田區、今年55歲的老周,去年被檢查出罹患肺癌,面對一年治療總費用高達二十多萬元的天價賬單,每個月花費就超兩萬元,經濟條件并不好的他不知該如何籌得這筆“巨款”。

          而當老周準備出院,拿到醫療費用結算單時才驚訝地發現,自己每月只需要承擔幾百元費用即可,“第一反應就是醫院算錯了。”經詢問后老周才知道,在深圳新《醫保辦法》實施后,深圳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更加有效防范像老周這樣的參保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醫保工作人員幫老周算了一筆明白賬:他在一個月的住院期間共產生了21943.11元的醫療總費用,基本醫保基金支付了18219.85元、大病保險支付了2224.7元,和大多數深圳參保人一樣,醫保報銷了超過90%。此外,因為老周是低保戶,醫療救助基金又幫他支付了500.55元,老周個人僅需付998.01元。

          (下轉A5版)

          (上接A1版)

          “最讓人感到貼心的是,這些費用都是直接減免,壓根不需要我先墊資再去報銷,真是既方便又減輕了我的籌錢壓力。”老周如釋重負地表示,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叫醫保“一站式”結算,在自己飽受疾病折磨之時,“是深圳醫保政策為我撐起了一片天!”

          據悉,深圳新《醫保辦法》實施后,深圳醫保待遇全面提升,通過提高千元以上醫用材料報銷比例、新增國家談判藥品單獨支付待遇等,住院費用醫保實際報銷比例達90.7%、居全國前列;普通門診年度報銷額度也大幅提高,目前職工醫保一檔最高達11532元、職工醫保二檔和居民醫保達2471元;還取消了醫保個人賬戶使用門檻線,醫保卡只要有余額就能用,對參保人的保障更加到位。

          醫保可參保范圍擴大,“真是改到我心坎兒里了”

          “那時我和家人剛來深圳,兒子體質特別差,反復感冒發燒,三天兩頭地往醫院跑,醫療費用要全部自費,花了好幾千元。”2022年年底和家人從河南來深務工的李先生表示。

          幾經打聽之后,李先生才知道,按照當時的醫保政策,因為他在深圳參加社會保險還不滿一年,導致孩子沒法在學校辦理參保手續,“不光是感冒發燒要自費,還有檢查過敏源等等,總之孩子在醫院所有的費用都要自己掏錢。這對我來說經濟壓力非常大。”李先生說。

          深圳新《醫保辦法》針對本市在園在校學生參加少兒醫保,全面取消了非深戶學生父母一方需參加本市社會保險滿一年的限制。李先生表示,聽了這個消息后,他立刻就去為孩子辦理參加了2023-2024學年度的少兒醫保,“孩子有一份醫保比什么都強,費用400多元也不算貴。”據統計,當年度深圳少兒醫保參保人數增長超13萬人。

          另一位深圳市民張先生同樣對新的少兒醫保政策贊譽有加,稱其“性價比高”。“2022年,我家三個孩子參加了少兒醫保,一個孩子一年要570多元,三個就要近兩千元,繳費負擔比較重。”張先生告訴記者,在2023年少兒醫保費降低了100多元的情況下,醫保待遇還提高不少,“尤其是門診待遇,之前一年1000元的限額現在提高到了2000多元。繳費更少,服務卻更好,深圳醫保政策真是改到了我心坎兒里”。

          深圳新《醫保辦法》明確執行廣東省規定的最低醫保繳費費率,并調整了職工醫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有效減輕醫保繳費負擔,2023年10月實施以來,已為參保單位和參保人減負11.24億元。疊加醫保待遇提升、參保范圍擴大等多重利好,深圳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穩中有升,2023年年底已達1738.27萬人,參保率98.42%,提前完成國家、省醫保“十四五”規劃目標。

          無障礙轉診成現實,“醫保待遇一年比一年好”

          “普通門診之間想要轉診太不容易了。”深圳市居民醫保參保人趙先生表示,2019年時自己選定了園嶺社康,想要轉診去更合適的市人民醫院看病,“過程可謂一路過關斬將,先要園嶺社康給我開轉診單去福田區二院,然后才能轉去市人民醫院,看完病以后還要拿著發票回福田區二院報銷,一套流程下來身體真吃不消。”

          趙先生說,門診開具的轉診單還有一定有效期,一步沒跟上就要重新再來,“每次看病都是爭分奪秒,生怕錯過了有效期。”落實國家分級診療要求,并基于當時的醫保基金管理水平,此前深圳對職工醫保二檔和居民醫保普通門診就醫執行嚴格的逐級轉診規定。

          針對市民的急難愁盼,深圳新《醫保辦法》積極回應關切,全面擴大職工醫保二檔和居民醫保普通門診就醫選定范圍,其選定一家社康后,可直接到社康所屬上級醫院及該醫院下設所有社康直接就醫,無需再辦理轉診手續。同時,同種疾病轉診至選定范圍以外醫院的有效期由3日延長至30日,兒童罕見病等特殊疾病轉診有效期延長至12個月。

          2023年10月后,當趙先生再想轉診去市人民醫院看病時,驚喜地發現能直接從園嶺社康開具轉診單,“省去了中間在福田區二院的周轉環節。”“轉診后在市人民醫院看病也能刷卡記賬,再也不需要墊付現金再報銷,比以前看病真的方便多了。”趙先生說。

          不僅如此,趙先生發現他不僅能去選定的園嶺社康看病,去福田區二院下屬的梅山社康、下梅林社康都不成問題,而且以前在社康開復方感冒靈,因為是乙類藥,報銷比例只有60%。現在所有藥的報銷比例都提高到了75%,“深圳的醫保待遇真的一年比一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