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城市“名片”越來越多了

         日期:2024-02-18   來源:深圳特區報

          隨著比亞迪首條滾裝運輸船“EXPLORER NO.1”(開拓者1號)拉響起航汽笛,深汕特別合作區小漠國際物流港正式開通了汽車滾裝直達歐洲的外貿航線。深圳特區報記者 莫榮寶 攝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鄒媛

          率先試點5G-A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5萬個,累計建成投用充電樁28.7萬個、超充站161座,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業產值增長85.3%,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7億、開發者達220萬……在新發展賽道上,深圳正跑出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度,新技術、新產業深入融合,頻頻打造城市的“新名片”,“點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瞄準基礎設施底座

          搶抓數字經濟新風口

          在沒有千兆光網時,每個超聲產前篩查檢查約產生54000張影像,需要30秒才能完成傳輸,而在千兆光網下僅需1秒即可,使得遠程超聲實時會診成為可能。目前,該“基于千兆光網的區域互聯智能超聲云系統”已在深圳的73家醫院應用,AI捕捉合格切面準確率提升96%。

          千兆光網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在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記者從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堅持適度超前、系統布局原則,深圳加快“新基建”,全力打造以“雙千兆、全光網、1毫秒、萬物聯”為目標的極速先鋒城市,目前已累計建設5G基站7.5萬個,5G基站密度全國領先;被工信部評為“5G獨立組網最佳城市”。在此基礎上,深圳大力推動“萬兆入企”行動,打造全光智慧園區,每年推動100個重點工業園區進行網絡升級改造,支撐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上云帶來的流量增長,提供可靠大帶寬專線,保障企業高效就近接入。

          操作系統是數字基礎設施的底座。面對正在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深圳牢牢抓住產業升級新機遇,針對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開源鴻蒙,和針對服務器的操作系統開源歐拉先后在深圳誕生。

          1月18日,華為在深圳宣布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面向開發者開放申請,這意味著鴻蒙生態進入第二階段,將加速千行百業的應用鴻蒙化。作為鴻蒙系統的誕生地,深圳正加速打造首座“鴻蒙歐拉之城”。目前已有超200家頭部應用加速鴻蒙原生開發,原生應用版圖正在成型,到2024年底加入鴻蒙生態的原生應用有望超過5000個。

          “打造‘先鋒之城’新名片可助力產業和企業開拓更大的全球市場,為城市帶來更多就業、更多稅收、更多人才。同時,有助深化大灣區融合發展。”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深圳打造“先鋒之城”的幾大方向,都是全球范圍極具前景的新風口,具有產業規模大、鏈條長、上下游配套強、產業聚集要求高、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和豐富應用場景等特點。

          圍繞全產業鏈生態

          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

          2023年11月,比亞迪第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成為全球首個達成這一里程碑的汽車品牌;深圳的街頭,頭頂雷達的 “蘿卜快跑”已經開始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深圳東部的海邊,車流物流川流不息,2000余輛國產新能源汽車從這“揚帆出海”……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多個高光時刻。

          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高度配套,上下游高度協作,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版圖中,深圳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鎮。當前深圳正高標準規劃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生態。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97萬輛,居世界前列,新車滲透率超67.9%,公共充電樁密度全國第一。

          2023年6月,深圳市政府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聚焦新能源車換電、電動船舶、新型儲能、綠色園區、金融服務和貿易等重點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僅5個月之后,寶安區政府與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圍繞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場景拓展、技術提升等方面深化合作,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儲能、獨立儲能電站、光儲充一體化等應用場景項目是合作內容之一。

          在深圳,“一杯咖啡、滿電出發”正成為新的標語,“超充之城”建設正全面鋪開,目前已累計建成投用充電樁28.7萬個、超充站161座、車網互動示范站70座、綜合能源補給站30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8.7%。

          隨著一個個超充站從示意圖上走入大街小巷,也標志著深圳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高效配置各類要素,進而構筑起一張配套設施全、使用體驗優、協作服務多樣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超級網絡,推動產業創新邁上新層級,令產業生態更具活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