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居全國城市首位

         日期:2024-02-18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寧若鴻

          升級“開辦企業一窗通”系統,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網辦、零成本即時辦結;推出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的20條措施,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創新“騰飛貸”業務模式,滿足科技型企業在快速成長期的信貸需求……

          深圳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近年來連續推出創新改革舉措,連續4年獲評全國工商聯“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稱號。2023年,深圳重磅實施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3個工作方案,并推出深圳民營經濟“20條”、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33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憑借優良的營商環境,深圳市場活力持續迸發。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設商事主體56.5萬戶、同比上升26.4%,目前存續商事主體超422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穩居全國城市首位。

          推動各類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我是一名來深圳經商不久的個體戶,沒有房產等資產可作抵押品,過去從銀行貸款是比較困難的。‘個體深信貸’的推出,解決了經營上的燃眉之急。”個體戶劉暢在手機上申請“個體深信貸”,3分鐘出貸款額度,用款審批加線上簽約只花了20分鐘左右,就把10萬元貸款辦妥了。去年7月,深圳上線全國首個線上全流程個體戶純信用貸款“個體深信貸”產品,個體戶靠信用就能貸款,利率從以往的6%下降為4.9%。

          便捷高效的背后,是深圳充分發揮地方征信平臺的數據+技術優勢,通過平臺已歸集的政務和商業數據,為個體戶、小微企業精準畫像,精準助力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為普惠金融提質增效。數據顯示,深圳信用(征信)服務平臺已累計促成企業融資超過2500億元,“個體深信貸”累計實現個體工商戶純信用放款超過3.8億元。

          去年發布的《深圳市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將持續發力打造產權保護更有效、準入制度更完善、市場競爭更公平、信用體系更健全、要素配置更高效、政務服務更便捷的市場化營商環境,推動各類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方案中提出“加大土地要素支撐力度”,大力實施“工業上樓”計劃。2023年,深圳開工建設75個“工業上樓”項目,預計可提供總建筑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空間保障。作為深圳首個優質產業空間試點和首批“工業上樓”試點,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首批高標準廠房已于2023年12月完成竣工驗收。

          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深圳不斷改革創新的政務服務措施貫穿到了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在“開辦企業一窗通”平臺創新性引入錄音錄像“雙錄”電子簽名新模式,刷臉對話幾分鐘便可注冊企業;舉辦我幫企業找市場供需對接會,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拓市場、合作共贏、融通發展;在“i深圳”APP上線政策補貼直通車平臺,新增“免申即享”事項159項,讓更多的惠企便民政策直達快享。

          形成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去年底,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法規《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獲通過,為深圳低空經濟“騰飛”鋪平法治跑道。

          作為創新之城,深圳新興產業實力雄厚,頭部企業云集。包括《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在內,深圳持續加快新興領域立法步伐,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例如去年3月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細胞和基因產業促進條例》是全國首部細胞和基因產業專項立法,為創新藥上市打開便捷通道。

          以法治創新為引領,深圳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不斷健全營商環境法律制度體系。去年12月,兩部涉及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法規正式實施,《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全方位保護投資者權益 ,《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進一步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深圳努力形成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高水平建設企業合規示范區。發布全國首部企業合規地方標準《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立企業合規風險提示及預警發布機制,出臺數據交易等9個行業合規指引,推動企業合規向行業治理延伸。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開展國家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壓縮納入試點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時長約50%。“繁簡分流之后,辦案速度快了不少,以往要6個月,現在一般3個多月。”萬魔聲學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飽受山寨耳機侵權之苦,相關案件訴至深圳中院之后,辦案速度讓企業和代理律師為之一喜。

          提升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吸引力

          2023年深圳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8002戶、增長86.6%、占全國15%;2023年深圳全球招商大會洽談簽約超380個項目,涉及投資額超萬億元;首批3家港資QFLP管理企業在前海落地,新獲總量管理試點額度合計9億美元……深圳正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面向全球加速匯聚更多的企業、產業和資本。

          在《深圳市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中,深圳提出將加快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提升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

          在國際規則銜接方面,前海開展跨境征信合作試點,推動與港澳臺跨境信用報告標準互認,便利境外企業融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建設,以合作方式引進9家國際知名仲裁調解機構,打造國際仲裁優選地;在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出深港無縫清關服務,實現“一次錄入、兩地申報”。

          在要素跨境流動方面,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正式將外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納入“開辦企業一窗通”,簡化境外人士創業流程;深化“海空港暢流計劃”改革,海港、空港出口貨物周轉效能提升20%至45%……一系列便利舉措,促進人員、貨物、資金等資源要素高效自由流動。

          在國際化人才服務中,新增應急安全、環境保護領域境外職業資格認可,境外職業資格便利執業清單覆蓋范圍擴大到12個領域共37類,國際職業資格視同職稱認可目錄擴大到86項,國際人才引進更為便捷。在城市門戶網站“EyeShenzhen”上線繁體、英文、法文、日文等版本,為海內外人士來深投資、就業和生活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