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不斷開辟國際市場“新藍海”

         日期:2024-02-02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易東 吳璇玲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扇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勇立潮頭,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暢通,引起代表委員共鳴和熱議。

          海港向外也向內

          海鐵聯運擴腹地

          深圳市人大代表耿博說:“鹽田港區承擔著廣東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量、全國對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貨量。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科技飛躍及規模化市場應用,全球全國商品和服務物流供應鏈更凸現其重要性。近年興起的跨境電商和全球購物等都是依賴于高效物流及線上交易。物流供應鏈猶如經濟起飛的發動機,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極大影響貿易格局。我們要利用好在國內發展起來的自身技術和管理優勢,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為買全球賣全球,服務全球不懈努力。”

          據介紹,2024年伊始,鹽田港區好消息不斷,海鐵聯運合作簽約第14個內陸港懷化內陸港,推動懷化國際陸港與沿海港口逐步實現“同港同價同效率”,一港通服務貨物將通過鐵路直接進入鹽田港區完成海鐵聯運的無縫銜接。這也是繼醴陵、岳陽、郴州、永州之后鹽田港區在湖南省掛牌的第5個內陸港。

          鹽田港區是全球最大的單體集裝箱碼頭之一,其港口是全球集裝箱大船的首選港,有100多條國際航線通達歐美等發達國家,港口吞吐量大。放寬視野貨源多,2023年,深圳港鹽田港區海鐵聯運持續加速向內陸腹地推進,建陸港、開班列、拓通道,通過多點發力拓貨源,海鐵聯運新增3個內陸港和4條海鐵聯運線路,內陸港增至13個,海鐵聯運線路增至31條,服務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西南及華中地區。江西和湖南市場多點開花,華中地區到鹽田港區的海鐵聯運出口量同比增長超過40%。

          跨境電商增勢猛

          買賣全球渠道通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深圳去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75.2%,總額超3000億元。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引起了代表委員的關注。

          深圳市政協委員吳濱說,據調查去年鹽田港和深圳機場跨境電商業務都增長勢頭良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創造條件支持企業抱團出海、借船出海,不斷開辟國際市場“新藍海”,讓更多“深圳創造”享譽全球。市人大代表諶凱表示,這為企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希望政府出臺一些具體的政策和措施,幫助企業盡快拓展海外市場。

          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發展直播電商,助力傳統優勢產業、消費和外貿出口高質量發展。市政協委員馮艷認為,深圳可出臺系統性政策文件,扶持電商平臺與總部企業發展、優化流通環節的海關通關政策。推進跨境電商與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融合發展,將在深圳通關的所有跨境電商產品納入深圳跨境電商統計范疇。實施主播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建立主播資格認定體系,壓實主播等的主體責任。建議打造高端直播產業展會,繼續辦好中國(深圳)跨境電商展覽會,創辦“全球直播電商展”“國際直播電商購物節”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年度大型活動,推動建設“深圳全球數字直播電商中心”,吸引頭部直播及MCN機構集聚深圳,打造直播電商發展良好生態。

          陸港建設需提升

          多式聯運有支撐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市工商聯主席、朗華集團董事長張春華認為,當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是全國率先兼有商貿服務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產服務型等4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承載城市。隨著全球貿易格局深刻變化,陸上物流的運輸穩定性、運輸成本和速度比較優勢日益凸顯,但深圳陸港在基礎設施建設、國際影響力等方面仍有差距。深圳國際綜合物流樞紐中心是全市40個總部經濟集聚區及7+30+N物流體系中唯一的鐵路物流樞紐,現已開行中歐、中老等國際和國內班列,預計2026年將建成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公、鐵、海”多式聯運中心。同時,周邊區域物流業集聚、制造業基礎扎實。

          “以深圳國際綜合物流樞紐中心為依托,打造深圳國際陸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良好現實基礎和難得的發展機遇三重疊加優勢。但要充分發揮樞紐中心對國際陸港建設的支撐效應,仍需從高層次區域規劃、優化產業布局、緩解交通壓力等方面重點發力。”張春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