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河套發展 讓創新要素在河套高效便捷流動

         日期:2024-01-26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李舒瑜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簡稱“河套合作區”)建設在省兩會上備受關注。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同呼吁,構建更加有利于科研貨物及人員跨境便捷流動的監管體系,讓創新要素在河套合作區高效便捷流動,以深港協同創新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

          適當擴大“一號通道”通行范圍

          當前,河套合作區建設正如火如荼。位于合作區內的福田保稅區“一號通道”,經落馬洲大橋直連香港。省政協委員、香港工商總會會長陳文洲說,隨著入駐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科研機構逐步增加,深圳園區內有較多港方管理、科研人員,他們對日常往返深港有較強需求,建議研究擴大“一號通道”人員通行范圍,推廣更便捷的監管模式。

          陳文洲還呼吁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模式,構建更加有利于科研貨物及人員跨境便捷流動的特殊監管體系。同時,實施稅收改革創新,按“營造與香港趨同的稅負環境”的要求,加快出臺深圳園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產業目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細則,降低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實際稅負水平。

          布局國家級重大科研機構和設施

          深圳經濟特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條例正在加緊制定。省人大代表、深圳市福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宏說,要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發展,重點解決河套合作區人員、物資、資金、數據等創新要素的便捷高效流動,以及深港規則機制銜接等問題。

          國家重大科研機構和設施對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明顯。馬宏說,當前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引入一批重大科研機構,但國家級科研機構和設施布局有限,距離落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目標、支撐服務香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及國際創科中心建設還存在一定差距。她建議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統籌布局建設一批對香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撬動意義的國家級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研平臺,并引入香港優秀團隊進駐及合作研究,共同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

          (深圳特區報廣州1月2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