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深圳:擔當作為 先行示范 全面深化深層次改革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日期:2024-01-26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寧若鴻 吳徐美

          深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七屆六次、七次、八次全會工作要求,賡續弘揚特區精神,堅持全面深化深層次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1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最好結果”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介紹深圳改革開放情況。會上,深圳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副主任盧文鵬介紹了2023年深圳市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體情況,并與市委外辦主任曹賽先,市商務局局長張非夢,前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黃曉鵬,福田區區長周江濤就2024年深圳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際化城市建設、落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落實《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等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吳筠主持新聞發布會。

          賡續弘揚特區精神,形成一批新的改革開放品牌和拳頭產品

          2023年,深圳賡續弘揚特區精神,堅持全面深化深層次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開放大事要事集聚、亮點熱點頻出,各項工作呈現出縱深推進、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示范引領的良好局面,形成一批叫得響、成色足、顯示度高的新時期深圳改革開放的品牌和拳頭產品。

          盧文鵬介紹,去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再次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向全國推廣深圳22條典型經驗,過去3年累計推廣深圳改革創新舉措87條。

          (下轉A7版)

          (上接A1版)

          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前海合作區和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83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88項。

          外貿外資高質量發展。2023年,全市貨物進出口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出口2.46萬億元、規模實現內地城市“31連冠”,與全球超200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首次突破3000億元。服務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數字貿易、服務外包競爭力持續增強。全年新設外資企業8002家、同比增長86.6%、占全國新設外資企業比重超過15%。

          國際友好往來持續升溫。深圳全年接待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總理級外賓團組到訪。成功舉辦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等對外交流活動,原創舞劇《詠春》國內外巡演超百場,實現“出圈”“出海”。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通航城市達31個,恢復和新開倫敦、巴塞羅那等22條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全貨機通航點達59個、創歷史新高。深圳港擁有國際航線248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300多個港口。

          持續釋放戰略疊加效應和改革驅動效應,繼續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示范

          2024年是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5周年,深圳將全面推進各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系統性改革,持續釋放戰略疊加效應和改革驅動效應。

          盧文鵬表示,深圳將錨定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加強全市全域與香港、澳門的交流合作,并在珠三角主陣地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在縱深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中,今年將重點配合國家相關部委加快推動第二批清單印發實施,再推出一批戰略性、引領性的改革措施,再落地一批場景化、應用型的創新試驗,充分發揮綜合改革試點的突破和帶動作用。

          深圳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更多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改革品牌。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持續推進民生訴求綜合改革,全力建設數字深圳,在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完善民生服務供給機制,深化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高質量完成新一輪機構改革,持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繼續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示范。

          三個方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加快建設國際大都市

          當前,深圳正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慣例、國外經驗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相結合,全面推進城市軟硬件建設。

          曹賽先介紹,2024年,將從三個方面加快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強化全球資源鏈接能力。積極對接RCEP、CPTPP、DEP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投資等領域,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快引進、發起成立國際組織,推動世界創新城市合作組織成立。

          強化海外人才引進力度。爭取設立境外人才職業資格評價鑒定機構,為境外人才提供標準化、“一站式”服務。努力爭取讓更多的國家特別是與深圳經貿往來密切國家在深設立相關的服務機構,為境外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提升城市綜合營銷和宣傳推介水平。積極爭取承辦主場外交和重要外交外事活動,持續加強與城市、機構、企業等各方國際交流合作,大力發展國際旅游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不斷提高對外開放廣度深度

          張非夢表示,今年將持續提升深圳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促進市場相通、產業相融、規則相聯。

          推動貨物貿易穩規模穩份額穩增長。制定深圳市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工作和政策措施,提升“新三樣”出口能級,擴大高品質消費品、大宗商品、先進技術和重要設備等進口,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

          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將出臺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若干措施并修訂跨國公司總部企業認定辦法,面向全球加強投資機遇和政策宣介,引進落地一批有影響力的外資標志性項目。

          全域發力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將出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方案,鞏固提升傳統的旅游、運輸、建筑服務的貿易規模。深入推進服務業開放,支持引導企業發展高增值型服務貿易,拓展知識產權、軟件開發、工業設計等服務外包業務,支持專有技術、技術含量高的成套和關鍵設備、專利咨詢和先進技術服務進口。

          落實前海、河套國家戰略規劃,深港合作區重大平臺建設全面提速

          國務院2023年8月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同年12月批復《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一年內兩次出臺重磅文件,支持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高質量推進河套深圳園區建設。

          黃曉鵬表示,目前,前海累計推出835項制度創新成果、88項在全國推廣,制度創新指數蟬聯全國自貿片區第一。2024年,前海將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緊緊圍繞相關規劃確定的四大定位、三階段目標和六大領域任務,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專項推進方案安排,細化時間表、任務書、線路圖,將規劃落到實處。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自由便利為重點,推動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全面建設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奮力開啟前海開發開放新局面。

          周江濤表示,河套發展規劃明確了三大定位,提出了四項重大任務。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河套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福田區也明確了3年區級任務清單,包括28項任務、79條具體事項。今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構建更加完備的機制體制,深化更加協同的深港科技合作,拓展更加開放的國際交流合作,營造更加優質的科研及配套環境。其中,計劃引進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院等科研機構、重點企業、青年初創團隊30家以上,提供超30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推動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等更多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在河套落戶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