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自主創新帶動新質生產力 打造深圳高質量發展引擎

         日期:2024-01-17   來源:深圳晚報

          1月15日下午,全國主流媒體總編輯調研深圳新質生產力一行實地參觀了云天勵飛全球創新展示中心。本版圖片均由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1月15日下午,熊貓機器人現場秀“絕活兒”。

        ■ 深圳晚報記者 杜婷 王新根

        曾驚艷亮相迪拜世博會中國館的熊貓機器人優悠現場打起了太極拳;200多臺悟空機器人組成方陣墻大秀舞技;大型人形機器人Walker在智慧工廠場景中游刃有余“打工”;一枚小小的芯片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可承載百億級大模型運算……未來感十足的硬科技讓人仿佛置身于科幻電影中。

        1月15日,全國主流媒體總編輯調研深圳新質生產力一行實地參觀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深圳如何通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建設具有深圳特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調研優必選

        人形機器人輪番秀“絕活兒”展現深圳科創活力

        “你好,我是剛從迪拜世博會回來的熊貓機器人優悠,歡迎來我家做客!”一進優必選展廳,以大熊貓形象為設計原型、為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專屬定制的熊貓機器人優悠熱情地與調研團打招呼,還主動伸出手與大家握手,甚至現場秀起了自己從冰箱拿可樂、打太極拳、比心等“絕活兒”,吸引了調研團的目光。

        “別看只是幾個簡單的動作,實際上所需要的技術難度非常大。”工作人員介紹道,熊貓機器人優悠在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 X的基礎上設計而成,集優必選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于一身,包括面向服務機器人的計算機視覺、自主導航定位、手眼協調技術、高性能伺服驅動器、運動規劃和控制以及語音技術等。

        在2020迪拜世博會上,熊貓機器人優悠就作為代表中國原創前沿技術水平的“科技名片”和國家先進生產力的“社交名片”,在世博會這一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各國嘉賓、游客和媒體眼中的“明星”,向世界傳遞中國AI。

        除了熊貓機器人優悠,在悟空機器人展區,233臺悟空機器人組成的機器人方陣墻,現場為大家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舞蹈秀。據工作人員介紹,作為一款教育智能機器人,悟空不僅動作靈敏,而且具有舞蹈運動、語音交互、AI圖形編程、物體識別等強大的娛樂和教育屬性功能。據了解,在2022年的冬奧會開幕式上,悟空機器人就參與了熱場演出。不僅如此,優必選機器人曾4次代表深圳登上央視春晚舞臺進行表演,成為大型活動、重要晚會上的亮眼“明星”。

        當天,調研團還參觀了悟空機器人展區、智慧康養展區、智慧物流展區、商用服務機器人展區、人工智能教育展區、消費級機器人展區等,并與身形靈活的機器人互動,感受人形機器人帶來的科技魅力。優必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劍向調研團介紹了公司發展情況。

        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率先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

        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以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一批“明星”企業嶄露頭角,形成了從關鍵零部件到整機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增長動力。

        在全球人形機器人尚處于技術探索和發展的早期階段,成立于2012年的優必選秉承“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的愿景,持續投入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布局多項全棧式核心技術,擁有1800余項相關專利,是全球人形機器人有效技術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

        深圳持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底氣。2020年~2023年上半年,優必選研發投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56.5%。據統計,2023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1880.49億元,占GDP比重5.81%,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94.9%,位居全國第一。

        歷經十余年,優必選已逐步發展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領導者和智能服務機器人的領航企業。在深耕核心技術的同時,優必選作為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極少數市場參與者之一,還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目前已在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養、商用服務等多個領域實現了規模化的落地應用。截至2023年6月30日,優必選已服務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0多家企業客戶,并已售出超76萬臺機器人。

        “20+8”集群蓬勃發展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已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

        2023年12月29日,優必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在上市儀式現場,周劍與優必選全新一代工業版人形機器人一同敲響開市鑼,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由人形機器人敲鑼上市的創舉,優必選也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優必選成功上市背后折射的是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一直以來,深圳高度重視未來產業發展,2022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及配套文件發布,明確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8個未來產業發展重點,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正是重點發展之一,“20+8”集群蓬勃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0393.67億元,占GDP比重超42%,增速排名前五的產業分別是智能網聯汽車、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傳感器、新能源和智能機器人。

        調研云天勵飛

        構建“算法芯片化” 技術護城河賦能千行百業

        “我是AI,歡迎跟我一起踏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門。”在云天勵飛全球創新展示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段回顧人類經歷幾次工業革命史以及AI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短片,炫酷的鏡頭、豐富的色彩及細膩的畫面很難想象這竟是一段由AI輔助生成的影片,讓調研團直觀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技術變革。

        調研團先后參觀了云天勵飛人工智能技術展區、自進化城市智能體應用展區,聽取工作人員對云天勵飛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和大數據三大要素的發展情況介紹,參觀了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城市治理、智慧安防、智慧商業等領域的標桿案例,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數字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據云天勵飛副總裁羅憶介紹,云天勵飛基于算法、芯片、大數據三大核心底層技術,打造了以“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協同”的技術路線驅動的多模態大模型布局,形成了覆蓋AI賦能行業應用的技術壁壘,目前在數字城市、人居生活領域成功落地一系列標桿式解決方案,為各行業帶來安全、智慧、便捷的AI體驗。

        例如深圳巴士集團與云天勵飛合作,大力開展巴士集團公交場站、深圳藍充電站、辦公場所等應用場景的儲能設施建設,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集中管理、調度巴士公交場站和深圳藍充電站的能源需求,聯合開發了公交能源AI調度管理平臺,通過算法模型實現用電負荷動態能源調度并具備了分布式需求響應能力,形成虛擬電廠示范價值,打造深圳市公交新能源智能體。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發展新質生產力

        深圳有個“6個90%”創新密碼廣受稱道,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是這一“創新密碼”的基本邏輯,也是深圳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

        2014年,云天勵飛創始人陳寧帶著積累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經驗,毅然從硅谷回國來深創業。在深圳創新、務實的城市基因培育和政策扶持下,云天勵飛經過1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擁有自主可控核心技術能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2023年,云天勵飛登陸科創板,成為“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

        在深圳,像云天勵飛這樣的優秀人工智能企業不斷涌現。2023年5月31日,深圳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同步發布首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以最充足的算力、最大的政策支持、最優的產業生態、最好的人才環境、最豐富的場景應用,積極打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大力創建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當前,深圳正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深圳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帶動新質生產力,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

        聲音

        劉海陵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長

        深圳土壤適合創新企業成長 讓新質生產力生生不息

        “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走在市場的前列,這種超前不僅體現在技術上,也體現在應用場景里,這也代表著深圳創新的一大特點:為需求而創,為現實而新。”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長劉海陵說。

        劉海陵表示,深圳是一個充滿創新元素的城市,他非常看好像優必選這樣的高科技創新企業。“華為、中興、大疆、優必選等創新企業能夠在特區茁壯成長,充分說明了這方土壤非常適合創新企業的成長,讓新質生產力生生不息。”

        杜 旻

        新民晚報副總編輯

        國家高質量發展需要新質生產力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

        新民晚報副總編輯杜旻說,同樣是一線城市,年輕的深圳有很多值得上海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特別是在云天勵飛身上,我感受到了民營企業的活力以及技術人員的創新積極性,這些讓我耳目一新。”他認為,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戰略上,特別需要這些新質生產力企業代表中國去參與全球化競爭。

        孫 慶

        揚子晚報副總編輯

        深圳“新質生產力選手”層出不窮

        揚子晚報副總編輯孫慶說,云天勵飛是深圳高科技企業的典型代表。從華為、中興到騰訊、大疆以及現在一大批新銳的科技企業,深圳的“新質生產力選手”可以說層出不窮。“成就背后是深圳對科技企業不遺余力的扶持政策以及本地良好的創新環境,這次調研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孫慶說。

        張春勇

        南昌晚報總編輯

        深圳企業創新對媒體轉型有很大啟發

        南昌晚報總編輯張春勇說:“在觀摩了優必選研發的機器人產品之后,我仿佛進入了一個未來的科技世界。”技術也是媒體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在他看來這對媒體的轉型也有很大的啟發意義,“現在行業里已經出現了寫稿機器人,未來在一些特殊場景下,是不是還可以通過機器人來協助甚至替代采訪工作?我認為都是可以去展望的。”

        張志安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學專委會理事長

        構建城市扶持企業、企業反哺城市的良好生態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學專委會理事長張志安說,云天勵飛是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勝出的高科技企業,成功背后是深圳獨特的城市創新精神。“我注意到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設就應用了不少云天勵飛的技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這樣的良性生態:城市扶持企業成長,企業反哺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