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好科技興農產業壯農“試驗田”
日期:2023-09-13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姚龍華
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深圳市支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科技鏈、產業鏈、民生供應鏈、質量監管鏈、資金鏈”五鏈融合方面,提出15條具體扶持舉措,拿出“真金白銀”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融合、完善民生保障、強化質量管理、加大要素保障,推動深圳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若干措施》的發布實施,是深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落實建設農業強國重大部署,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深圳需要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農業。一方面,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直接關系到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深圳是一座超大型城市,要解決好20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農業是繞不過去的。另一方面,農業產業鏈橫跨第一二三產業,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未來產業”。現代化大農業是科技創新的“必爭地”,也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深圳。現代化大農業,是以新技術、新材料、新制造為紐帶,對農業、食物系統進行全方位、全周期變革的農業形態。深圳是全國最早獲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城市,在農業人才團隊培育、創新技術平臺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發展方面有著較深積淀。
深圳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種好科技興農與產業壯農“試驗田”,為全國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提供示范樣本和技術支持,以先行示范的使命擔當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瞄準科技興農,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級。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提到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新質生產力”,即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級。《若干措施》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建設高水平創新載體、促進成果轉化推廣應用三個方面,提出升級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方案,必將放大“科技賦農”的先行示范效應。
著眼產業壯農,提高現代農業發展質量。“科技賦農”“科技興農”,最終要落實到“產業富農”“產業壯農”。《若干措施》針對農業企業、農業業態、農業空間潛在問題,提出壯大市場主體、培育農業新型業態、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個方面的具體舉措,做好政府與企業、產業與市場、深圳與全國的對接,進一步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產業格局。
現代農業,深圳先行,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