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提速增效 譜寫高質量發展“合奏曲”

         日期:2023-09-13   來源:深圳特區報

          8月份,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楊金山,市口岸辦黨組書記、主任、一級巡視員王剛,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藍志華,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勇先后做客《民心橋》“高質量發展—局長系列訪談”節目,圍繞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改造和新建口岸設施、推動快遞行業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等民生熱點話題,與廣大市民互動交流、答疑解惑。坪山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嘉則走進“惠民生 暖民心 促發展——區長系列訪談”直播間,暢談坪山區打造產業興盛、民生幸福的未來之城的創新舉措和實踐。

          強產業促經濟

          引領高質量發展

          完善產業鏈布局,助力企業快速發展。趙嘉表示,在市委市政府構建的“20+8”產業體系格局中,布局在坪山的有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個未來產業,目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形成集群發展效應。比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坪山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范平臺,是全市唯一兼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功能的行政區和率先開展“車路云網圖”一體化建設的區域,是全國首個有立法支撐的全域開放和商業化試點區域,也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最完善的區域。2023年上半年,坪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增加值占深圳近五成。

          提升服務效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李勇表示,深圳是全國第一個設立法定“企業家日”的城市,已連續四年舉辦了四屆“深圳企業家日”系列活動,每年通過召開深圳企業家座談會、舉辦“民營經濟·鵬城論壇”、民營企業文化展示活動等,在全社會營造尊商、重商、親商的良好氛圍。2022年10月底,“時尚之都 活力深圳”城市形象傳播項目啟動,市工商聯圍繞服裝、手表、眼鏡等時尚產業,展開立體傳播,開創深圳時尚品牌營銷的新格局。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時尚之都 活力深圳”城市形象傳播項目,累計訪問量超26億。定期向市委報送《民營企業情況反映??罚⑵髽I反映問題訴求“直通車”機制。

          強通關暢物流

          助推高質量發展

          加強口岸建設,賦能通關便利。王剛表示,按照國家、省、市對數字政府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深圳不斷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的頂層設計和部署,《深圳市智慧口岸總體規劃》將于近期印發實施,規劃建設的口岸綜合服務網將匯聚海陸空鐵全量口岸服務信息,涵蓋事項辦理、通關服務等功能。同時,以口岸重建改造為契機,全力推進深港跨境設施“硬聯通”,加快沙頭角口岸重建,優化蓮塘口岸貨檢功能,推進羅湖口岸片區升級改造,推進港深西部鐵路、前??诎兑巹澖ㄔO等。備受關注的新皇崗口岸將實行在“一地兩檢”的基礎上,研究實施深港旅檢查驗通道、客車查驗通道“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高效便捷查驗模式,帶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小快遞跑出“加速度”。藍志華表示,上半年,我市快遞行業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態勢,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0.8億件,同比增長11.9%。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9.7億件,同比增長11.6%;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06.5億元,同比增長10.1%??缇晨旒I務量達4.8億件,同比增長41.2%,展現了深圳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市郵政管理部門深化產業協同、強化海外市場,行業大型轉運中心也正在持續建設當中。深圳機場UPS二期項目,建設用地面積4046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2,932平方米,預計2024年建成投用。

          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展

          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筑牢城市安全屏障。楊金山表示,深圳每年受臺風、暴雨等災害影響較重,城市人口密度大,開發強度大,對深圳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帶來挑戰。為防治自然災害,按照國家、省有關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的工作部署,自2019年起,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建立深圳市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謀劃實施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截至目前,九項重點工程共有44項重點工作任務,33項已完成,11項重點工程建設目標基本完成,全市自然災害防御能力顯著增強。同時,在全國率先制訂城市安全發展相關法規規章,進一步完善新形勢下應急管理地方立法體系。

          積極回應所需所盼

          用心解決群眾訴求

          有坪山區居民反映,孩子幼兒園門口缺少遮雨棚,遇到風雨天氣接送孩子上下學不方便。當天下午,趙嘉與相關部門、街道負責人來到現場調研。趙嘉表示,相關部門、街道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快速響應民生期盼關切,盡快啟動遮雨棚建設工作,為學生和家長在上下學期間提供安全方便的出行環境。目前街道已將幼兒園門口加裝陽光雨棚列入2023年“民生微實事”項目,預計9月中下旬啟動,10月底竣工。同時,啟動對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遮雨棚建設情況摸底排查,實現應建盡建,為學生搭建好擋雨防風的“風雨長廊”。

          有企業代表咨詢,市工商聯在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方面有哪些舉措?市工商聯答復,該單位通過搭建政策、融資、創新、人才、法律等平臺,促進政企有效溝通協商,形成幫助民企排憂解難的合力。創新設立民營企業情況反映“直通車”,去年以來,收集整理企業和商協會問題建議300多條,其中274項訴求得到職能部門積極落實反饋。同時,與市委統戰部聯合制定了“企·航”服務民營企業發展計劃。

          有市民表示,有香港朋友喜歡到深圳來消費,希望通關更順暢。市口岸辦回復,自全面恢復通關后,深港兩地人員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旅客通關,深圳在各口岸制作擺放《深圳口岸通關指引》,提供通關及周邊交通咨詢幫助。協助安排團體通關服務和秩序指引,提供行李手推車、應急藥箱等服務,為旅客提供溫暖舒適的通關人性化服務。還將上線“深圳口岸”小程序,旅客通過小程序可以便捷享受口岸各項網上服務。

          有市民投訴,快遞被延誤了七天。深圳市郵政管理局迅速聯系到該市民,告知其《快遞服務》國家標準規定,“同城快遞服務時限不得超過24小時,國內異地快遞不得超過72小時”;快件如果延誤了,可要求企業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并主動核實、調解,促使相關快遞企業退還市民運費。

          有市民咨詢,“什么是巨災保險救助?”市應急管理局答復,深圳在全國率先實施巨災保險,屬于一項民生保障,由市政府出資統一向保險機構購買,保障深圳行政區域內的每一個人,包括常住人口、臨時來深圳出差、旅游、務工等人員以及災害中的搶險救災和見義勇為人員,如果因臺風、暴風、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人身傷亡、房屋倒塌、需轉移安置時,保險將提供一定的救災救助保障。

          據統計,8月份《民心橋》節目累計收到聽眾反映的問題471個,其中,咨詢類90個,投訴類191個,建議類64個,求助類126個。目前,所有問題100%得到回復,相關部門正在做好跟進處理工作。節目組每期邀請2名義務參評員,對節目進行全流程監督,對聽眾反映涉及上橋單位的問題進行滿意度回訪,并對上橋單位進行評分;深圳新聞廣播對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深入現場了解整改進度和成效,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市直機關工委定期梳理群眾不滿意問題,梳理問題清單,推動問題的跟進、研究和解決。(楊麗萍 符玲)

          新聞鏈接

          《民心橋》節目由深圳市直機關工委和深圳廣電集團共同主辦,每期邀請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區委區政府、重點國有企業、駐深單位等機構的主要負責人與市民通過電波直接交流溝通。節目通常于每周二上午11點在深圳電臺先鋒898播出,市民群眾可在節目期間撥打節目熱線88310898,或提前通過“898民心橋”微信公眾號、“898民心橋”微信小程序留言參與節目,直接反映問題和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