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社科簡訊

        匯聚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慈善合力——寫在第十屆中國慈展會開幕之際

         日期:2023-09-15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肖意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金秋九月,是屬于中國慈善的月份。

          今天,愛心之城、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的深圳,迎來了第十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共建現代化慈善,聚力高質量發展。

          圍繞慈善成果交流、慈善資源對接、慈善文化傳播、慈善生態協作,本屆慈展會著力推動慈善事業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互融共促、相得益彰。

          登高壯觀天地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公益慈善事業蓬勃發展,在制度建設、規模質量、社會參與度上取得顯著成就,有力服務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十屆中國慈展會的舉辦,彰顯了深圳創新發展慈善事業的探索和成就,既是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成果的充分展示,也是對中國慈善文化傳播的有效創新,更是對慈展會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共同富裕、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詮釋。

          (下轉A3版)

          (上接A1版)

          “慈善樣本”,助力共同富裕的“擺渡人”

          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黨所領導的公益慈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把充分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納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國家戰略部署。

          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對慈善事業的重視程度堪稱前所未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國慈展會是發端、創設并永久落戶在深圳的國家級展會,自2012年首屆舉辦以來,創新性將會展形式引入公益慈善行業,成功開辟了一條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慈善發展新路徑。成功舉辦的九屆慈展會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吸引了10663家機構參展,促成項目對接2620個,對接金額逾701億元。舉辦各類公益慈善活動1600余場,近130萬人次參加展會。

          十余年來,慈展會充分發揮全國性行業盛會影響力,廣泛匯聚各方慈善力量,積極投身服務國家戰略,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支持民生兜底保障和社會福利事業、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做出了慈善應有的貢獻。

          十余年來,慈展會在開放、創新、低碳辦展中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從深圳走向全國、從深圳走向世界,不僅成為展示我國慈善發展成果、催生現代慈善理念、促進慈善資源對接的重要平臺,也有力展現了我國在減貧脫貧、可持續發展等世界議題中的大國擔當,更促進了慈善事業的國際交流,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慈善、讀懂中國溫度、了解中國發展的一扇重要窗口。

          本屆慈展會是黨的二十大之后舉辦的首屆慈展會,意義重大,影響必將深遠。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貫徹實施慈善法,慈展會,必將在一屆屆精彩舉辦中不斷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必將在接續奮斗中當好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擺渡人”。

          “示范平臺”,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要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慈善事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找準功能定位,需要在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作用。

          本屆慈展會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聚力民生福祉。通過特別設置“科技向善”展區,舉辦科技向善創新案例發布會和科技向善應用場景觀摩體驗會等系列主題活動,致力打造成為加快推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平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慈善合力。

          著力推進數字慈善、促進各類慈善組織規范高效運行、建立健全應急慈善協調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豐富慈善參與方式……惟改革創新,慈善事業才能高質量發展。

          1997年出臺國內首部地方慈善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捐贈公益事業管理條例》、2010年登記成立國內首個民間公募基金會、2012年舉辦首屆中國慈展會、2015年打造全民慈善品牌——“騰訊99公益日”、2016年率先設立國內首只慈善信托——“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2020年出臺《深圳市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5年)》等政策文件、科技賦能加快構建跨界融合多元立體的慈善生態格局……深圳慈善事業在創新發展中一馬當先,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創新體制機制,初步形成了制度完善、依法興善、作用明顯、健康有序的現代慈善生態體系,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慈善事業創新發展的深圳高地。

          一展平生意,盛名十一年。

          從圍繞慈善項目展示交流向關注民生服務產業發展延伸,以十屆展會總結為契機推出十大主題展區等系列策劃,打造集慈善項目、社會服務產品、科技創新應用場景于一體的綜合型展會,本屆慈展會將全面提升慈展會品牌影響力與覆蓋面,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做好先行示范。

          “一展多元”,共建現代化慈善的排頭兵

          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優化社會救助和慈善制度。

          發展新時代慈善,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慈善事業在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更好發揮作用。

          共建現代化慈善,需要傳承發揚好中華慈善文化內涵,加快培育現代慈善文化,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良好風尚。

          低碳化辦展、國際化辦會、數字化轉型,本屆慈展會全力打造新時代慈善展會標桿。

          慈心為本,善舉為民。

          專設慈善高質量發展成果館和美好生活體驗館兩大主題展館、在全市設置10個分會場、推出“1+10+N”會議體系、引導更多行業專業機構等參與議題共創、通過品牌項目進一步開拓科技創新應用的慈善場域、繼續舉辦中國公益映像節等品牌項目和系列公益互動體驗活動、講好慈善故事……本屆慈展會著力打造“一展多元”平臺,民生服務有“溫度”、會議研討重“厚度”、資源鏈接貴“精度”、配套活動看“廣度”,以此為契機,深圳充分發揮慈善組織優勢,有效動員更多慈善資源,全力構建慈善發展新格局,以現代化慈善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薪火相傳,生機勃勃。

          改革開放45年來,深圳涌現出一批批樂于奉獻的愛心人物、愛心企業、公益機構,熱心參與慈善事業。

          正是這片熱土,孕育出中國慈展會等重要平臺,為新時代深圳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現代化慈善建設注入了無限動能,激發了向上向善的強大凝聚力、向心力。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

          新時代新征程。以慈展會為平臺,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加快共建現代化慈善事業,必將匯聚起氣勢磅礴的慈善合力、合奏出雄渾壯闊的慈善交響、奔涌出綿綿不絕的慈善源泉,為促進共同富裕、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出新時代慈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