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新時代這十年】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日期:2022-10-0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準確把握在“兩個大局”下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就文化建設的根本性問題一一闡明原則立場,廓清了理論是非,校正了工作導向,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的文化建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和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展開。

        文化自信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一個核心理念,也是對待中華文化的基本立場和態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深切認同、自覺追求和積極踐行,是對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堅定文化自信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凸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文化價值和文化理想。文化自信不僅來自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發展,也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和中華民族的美好前景。

        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文化自覺,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文化自強。建設文化強國是一個大國走向強國的必備條件,也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必然要求,更是中華民族國運興旺的顯著標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既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也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推進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