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全國性合作平臺促進博物館文創發展

         日期:2022-09-0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博物館作為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公共文化服務單位,在文化強國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對文博工作作出了許多明確指示,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做好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讓文物的文化內涵通過具體產品廣泛傳播,從而盤活文化資源、弘揚民族文化。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已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應當建立全國性合作平臺來促進其更好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

        建設全國性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意義重大

        當前,博物館文創產業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但兩極分化現象較為明顯。故宮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館表現亮眼,既為自身帶來了經濟效益,也實現了傳播傳統文化等社會效益,并為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帶來了契機。但是,大部分博物館仍然處于文創產品開發的摸索階段。由于資金不足、產品同質化、銷售模式單一、人才缺失等問題,中小型博物館難以復制大型博物館的成功之路,需要合作平臺來為其提供專業性服務,助其優化文創產品開發機制、補充發展資金、尋找合作伙伴。

        當前,我國已經出現了一些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例如,“創意南京”公共服務平臺旨在為南京市文化企業提供綜合服務;“文創中國”項目平臺將部分國內博物館和同阿里巴巴合作的多家品牌企業聯系了起來;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為全國80多家非國有博物館提供交流合作和資源共享的機會。但是,這些合作平臺往往服務于本地或某類機構,未能整合全國資源,目前仍存在合作機制不夠健全、合作內容偏少等問題。

        可見,建設全國性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全國性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能夠整合全國相關資源,幫助中小型博物館挖掘出盡可能多的資金、人才、信息、市場等資源。同時,全國性合作平臺能夠促進博物館、企業等機構之間的相互溝通與協同合作,幫助博物館獲得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和文創企業的產品開發與市場營銷等服務,并使文創企業獲得政府支持和博物館文化資源、拓寬發展渠道。此外,全國性合作平臺能夠提升產業的正外部性,通過促進文創產業這一具有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來帶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升級,并幫助博物館開發自有的豐富文化資源,使其能夠更有效地傳播傳統文化,提升中國的軟實力。

        國外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成效卓著

        就我國與國外文創產品開發的水平差異,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認為,“差距在于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鏈并未完全打通”。國外自20世紀80年代便開始開發藝術衍生品來提高參觀者體驗,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打通了整個文創產業鏈,并充分驗證了文創產品在增加博物館收入方面的作用。例如,自2001年起,藝術衍生品收入便是大英博物館的主要收入來源;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僅在2015年便為紐約市創造了高達9.46億美元的收入,其中文創產品收入近六成。

        在國外,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鏈接了文創產品自設計至銷售的各個環節,在博物館文創產業鏈的完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大英博物館股份有限公司專為大英博物館匹配合作企業,以授權開發模式助博物館實現了文創產品多元化;美國博物館商店協會基于成熟的線上社區和線下平臺為博物館和文創企業提供達成合作的機會,通過為博物館提供產品方案和商業戰略、為文創企業提供文化資源而幫助二者打通了文創產業鏈;法國國家博物館聯盟隸屬法國文化部暨宣傳部,直接管理和協調多家博物館,不僅為博物館和企業搭建了合作橋梁,還把盧浮宮等博物館打造成了商業和藝術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公共空間。反觀國內,博物館文創產業在整體上仍然發力不足且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因此,急需全國性合作平臺來為正在摸索文創產品開發的國內博物館提供幫助。

        我國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的建設方向

        全國性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不僅能促進博物館文化資源的開發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還能解決以省或區域為單位開發文創合作平臺的高成本問題,并避免同質化競爭。因此,建立全國性文創合作平臺應當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應當致力于打造全國性博物館文創合作平臺,從三個方面進行建設:第一,整合信息資源。合作平臺應當為博物館文創產業提供信息資源,對博物館版權與產品需求、文創企業信息、行業咨詢等內容進行整合。第二,建設線上線下雙平臺。線上平臺可以為博物館和文創企業提供溝通和交流的便捷渠道,實體商店聯盟則能夠采用連鎖商店形式來拓寬文創產品的銷售渠道。第三,重視從業人員培養。培訓課程、職業規劃服務與研討會也應當成為合作平臺的重要內容,從而為博物館文創產業培養出有創意、會設計、懂營銷的專業性人才,并以明朗的職業前景來吸引更多人才。

        (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決策咨詢項目“北京市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對策研究”(21JCC01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