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深化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研究

         日期:2022-09-0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賦予了人才工作以新的時代內涵。

        筑牢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理論根基

        人才強國戰略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一項重要戰略安排。9月1日,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召開的“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關鍵問題研究”研討會上,該院院長余興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擘畫了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宏偉藍圖,其戰略高度、布局廣度、改革深度都達到了一個新層次。在此背景下開展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關鍵問題研究,對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意義重大。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長峰提出,在理論研究過程中,要重點梳理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形成歷史和發展脈絡,系統總結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歷史背景、歷史意義及歷史地位,及其與以往人才戰略的迭代與變化、繼承與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戰略發展部一級巡視員申金升提出,由于我們所處環境以及所處階段不斷發展,即使在分析同一問題時,也不能因循守舊,要注意學術價值的時效性與前瞻性。

        在理論研究過程中,要拓展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理論來源。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才理論與技術研究室主任孫銳認為,可以通過歷史、現實和實踐維度,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理論、黨建理論等為基礎,結合國家戰略理論、創新理論、發展理論和管理理論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討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邏輯起點、立論根基、基本內涵、層次結構、核心特征和模式功能,構建體現先進性、科學性、實踐性的中國特色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理論框架。在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監事會主席蔡學軍看來,人才研究不能“就人才論人才”,要主動與教育、科技、產業等領域相結合,積極與其他學科的課題組進行交流合作。

        總結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實踐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開展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基礎性的重要工作,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領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發展之路。

        從全球范圍看,中國是第一個明確將人才戰略作為國家戰略的國家。據孫銳介紹,其他國家雖然也提出了人才政策、計劃和項目等,但往往將其納入科技或教育領域。中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為全世界貢獻了寶貴經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因中國人才工作的成就,而將“rencai”列為專門詞匯。在孫銳看來,通過規劃一段時期內人才強國戰略的內涵、目標、重點引領未來國家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國獨具特色的人才發展治理方式和人才強國建設的“登山”方式。

        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黨中央作出了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在一些中心城市建設人才平臺的“3+N”空間戰略布局。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吳江表示,我們要通過國內的三個創新高地先行先試,同時要借鑒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在比較互鑒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聚集地、創新高地發展模式。孫銳認為,進入新型工業化階段,“引進一個人才、帶起一個團隊、興起一個產業”的人才引領“雁陣效應”將成為一種常態化事件。

        展望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發展方向

        唯有真正把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轉化為人才工作的生動實踐,更好完善制度、營造環境,才能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人才之基。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中國人才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通訊談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為更好解決高精尖人才短缺以及“卡脖子”技術問題,我們需要在黨強有力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將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落到實處。吳江提出,在加快建設世界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推動市場化改革,關注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在全球人才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宏偉看來,吸引人才是地區發展的重要基礎,未來可以將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與區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研究。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院長穆榮平表示,要把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放到新發展格局中去看,特別是東南沿海、中西部等不同地區,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承擔起不同的責任。

        高校作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生力軍,在貫徹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寧波大學副校長趙全軍談到,目前高校的人才工作還存在人才活力未充分激發、人才評價改革不徹底、人才政策不夠細化等問題。未來,高校應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創新驅動三方面著重發力,成為培養國家戰略所需人才的重鎮。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 班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