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發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學術研究

        對黨絕對忠誠 鍛造打贏本領

         日期:2022-07-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格,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來培塑。習主席深刻指出,“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論上堅定才能有政治上堅定”。習主席在領導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中,著眼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新時代建設一支什么樣的強大人民軍隊、怎樣建設強大人民軍隊,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和實踐創造,創立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實踐經驗和智慧結晶,彰顯著巨大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新飛躍。如今,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人民軍隊正聚焦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走好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的第一步,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北京,由一面黨旗和一桿步槍組成的主題雕塑《軍魂》亮相人民軍隊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展。 圖片來源:CFP

        對于革命軍人而言,鍛造對黨忠誠的政治靈魂,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強軍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決把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到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各領域全過程,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斗。

        真學才能深信,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在維護核心、看齊追隨中灌注忠誠。

        人民軍隊黨締造,勝利前進黨指揮。習主席深刻指出,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重大結論。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黨領導人民軍隊牢記初心使命,永葆性質宗旨,一路披荊斬棘,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朝著黨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人民軍隊就能不斷發展壯大,黨和人民事業就有了堅強力量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緊緊扭住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和制度,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引領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不斷拓展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實現形式。黨的十九大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把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寫進黨章,使這一領導制度在黨的根本大法中確立下來,為確?!氨鴻噘F一、軍令歸一”提供根本保證。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建設強大人民軍隊,首要的是毫不動搖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人民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這一根本原則和制度的成熟定型,為我軍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面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四個戰略支撐”的使命任務提供了堅強保證。

        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強調“衡量我軍是不是政治上合格,可以講很多條,但歸根到底要看這一條”。這些重要論述鮮明立起了絕對忠誠的政治標準?!稕Q議》鮮明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span>

        “兩個確立”是時代呼喚、歷史選擇、民心所向,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從強國強軍時代要求的高度,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要深刻認識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歷史必然性、科學真理性、制度優越性,堅定不移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做到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刻理解其中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領會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道理學理哲理,自覺強化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繼續沿著科學真理指引的航向破浪前行。

        法正才能令行,必須用法治精神培塑優良作風,在整綱肅紀、激濁揚清中淬煉忠誠。

        嚴治之軍,所向披靡;無治之兵,百萬無益。人民軍隊在95年的軍事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成為我軍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經受住一切嚴峻復雜考驗、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和根本保證。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人民軍隊始終堅持紀律嚴明、執紀如鐵,堅決維護和貫徹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鐵心向黨的精神豐碑。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明確提出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深刻闡釋軍隊的樣子就是要堅決聽黨指揮,要能打仗、打勝仗,要保持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體現了習主席對于“為什么強軍、怎樣強軍”的長遠擘畫和深邃思考。

        在習主席帶領下,全軍以整風精神推進政治整訓,全面加強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強力推進正風反腐、從嚴整綱政治肅紀,及時清除軍隊存在的嚴重隱患,引領全軍官兵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人民軍隊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毅力,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軍委十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糾治訓練領域和平積弊,全面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實現了政治生態、組織形態、力量體系、作風形象的全面重塑,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習主席指出,依法治軍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式,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站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高度,深刻闡釋了依法治軍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地位,把依法治軍體現為黨的意志,納入全面依法治國總盤子,擘畫了我軍法治建設的總藍圖,描繪了全面依法治國的“軍事篇”、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法治篇”、中國特色軍事法治建設的“創新篇”。2022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精辟概括了依法治軍戰略的“八個堅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堅持戰斗力標準,堅持建設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堅持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堅持從嚴治軍鐵律,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官兵主體地位,堅持貫徹全面依法治國要求。這一重要論述,從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高度,系統闡述了依法治軍戰略的深刻內涵和行動路徑,向全軍發出貫徹依法治軍戰略的行動號令。對黨忠誠,就要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要堅決貫徹依法治軍戰略,著眼于全面加強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快推動治軍方式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把對黨忠誠具化為尊崇法治、敬畏法紀的行動自覺。要堅決捍衛法規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增強法規制度的執行力,真正做到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防止“破窗效應”,將法治精神、法治理念烙印在廣大官兵心中。領導干部自身既要做對黨忠誠的排頭兵,也要做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排頭兵,以高度清醒敏銳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擦亮忠誠底色,以自身過硬帶領部署厲行法治、嚴肅軍紀,帶動和促進黨風軍風持續向好發展。

        軍強才能國安,必須強化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在練兵備戰、應對強敵中彰顯忠誠。

        以強軍支撐強國復興偉業,是習主席謀劃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根本著眼點。習主席指出:“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習近平強軍思想,把握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之間日益增強的相關性整體性,始終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認識和籌劃戰爭問題,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統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著眼國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國家安全戰略全局籌劃指導軍事行動,深刻體現了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的大智慧和大邏輯。

        《決議》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新時代人民軍隊必須為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維護我國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這“四個戰略支撐”是黨中央賦予人民軍隊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它深刻闡明了我軍的政治屬性、根本職能、戰略功能和國際責任,表達了國家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為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明確了發展方向、奮斗目標和戰略指導。全軍官兵要強化使命擔當,加快提升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能力。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和發展進入高風險期,軍事手段的戰略支撐和保底作用更加凸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各種不確定、不穩定風險挑戰并存,習主席多次發出“勝戰之問”“價值叩問”“本領拷問”,對軍隊能打仗、打勝仗念茲在茲。他強調,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強調要善于從政治高度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籌劃和指導戰爭必須深刻認識戰爭的政治屬性,堅持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強調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推進戰訓耦合、體系練兵、科技練兵,全面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強調立足最困難、最復雜情況,搞好戰略預儲預置,做好與強敵過招、隨時打硬仗的準備;強調要對各種“和平病”開刀,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強調既敢于碰硬、敢于亮劍,又著眼大局、管控風險,既堅持寸土必爭、針鋒相對,又講究有理有利有節,形成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膽略藝術;等等。面對領袖的囑托、使命的召喚,必須站在看齊追隨的政治高度砥礪忠誠擔當的政治本色,自覺強化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加快提升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能力,始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確保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一聲令下,能夠拉得出、打得贏。要以回答“統帥之問”入手,以習主席點的問題為突破口,用好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銳利武器,在解決強軍事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中推動各項工作部署落地落實。領導干部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集中精力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著力提升戰略素養、聯合素養、指揮素養、科技素養,帶頭在重大軍事斗爭實踐和軍事演訓活動中磨礪自己,以自身硬帶領部隊全面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和打贏能力。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對習主席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的忠誠、信賴和擁戴,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總遵循總指導,一以貫之地用以武裝官兵頭腦,堅定理想信念、鍛造絕對忠誠,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繼續把理論武裝成果轉為化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的生動實踐,為如期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