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建設全球人才高地
日期:2022-06-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加強創新人才教育
(一)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基礎學科建設則是基礎研究取得顯著進步的啟航元素。要把基礎學科教育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潛心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基礎學科研究,對重點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要完善基礎學科布局,推動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均衡協調發展,積極設置基礎研究、交叉學科相關學科專業,促進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要加強高校基礎研究,發展新型研究型大學,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以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環境條件。要高度重視創新育人模式,突破常規培養,在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二)強化人才競爭意識,重視人才自主培養
歸根到底,當今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競爭,更是人才競爭。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所必需的,也是一個民族振興不可或缺的。教育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要增強憂患意識的同時,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崇尚科學的新風尚。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要重視青年人才自主培養,不能故步自封,要有國際化的視野,要有信心培養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全方位謀劃科技人才培養策略。要引育并舉,在引才、用才的同時,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和自主培養人才平衡發展機制,充分調動本土人才培育的積極性。
(三)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即便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國際形勢日趨嚴峻,國際科技合作仍然是必然趨勢。尤其在當前形勢下,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在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時,要堅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持續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在一些優勢領域打造“長板”,夯實國際合作基礎。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蘊藏在我國人才隊伍中的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要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構筑全球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一)明確戰略總體布局,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
要形成科技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世界優秀人才充分集聚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就必須明確我國在不同重要時間節點上的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把握戰略主動,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要緊緊圍繞2025年、2030年、2035年三個重要時間節點,著力推動科技創新主力軍隊伍建設,顯著提高頂尖科學家集聚水平,基本形成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制度體系,顯著提升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形成諸多領域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就要選擇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嘗試謀劃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試點建設,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開展從中央到地方、從整體到局部的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設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合理育才、引才、用才。完善人才制度,要做到以人為本、尊重人才。要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評價體系,鼓勵人才精心做學問、潛心搞研究。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我國科技隊伍蘊藏的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要加快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加快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整合財政科研投入體制,把人才創造創新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充分展示我國“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大國風范,為人才提供國際一流的創新平臺。
(三)發揮用人主體作用,增強服務意識和保障能力
要根據實際情況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發揮用人主體在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用人主體要建立有效的自我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從服務人才、保護人才出發,為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提供有力保障。要積極為人才松綁,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用人主體要在服務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為人才掛帥出征、堪當重任解決后顧之憂。用人主體要加大人才發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為人才各盡其才、各展其能培植沃土。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創新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引進和使用將顯著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迅速加快科技創新進程。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優化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成才、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全球人才高地。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科學基金“高維變系數多水平結構關系模型研究及應用”(72001197)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