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從嚴治黨: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學習研討活動在穗舉行
日期:2022-06-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杰 通訊員 戴衛春)6月15日,由廣州市社科聯、廣州市紀檢監察學會主辦,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研究基地、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全面從嚴治黨: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學習研討活動在廣州市社科聯舉行,這是第十三屆廣州學術季廣州學習沙龍系列研討活動之一。廣州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市社科社團黨委書記譚曉紅和暨南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麥尚文教授分別致辭,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程京武教授主持活動,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部分師生、“新時代羊城青年先鋒宣講團”代表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講師團代表等參加。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譚曉紅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必由之路”重要論斷,特別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對于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成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全省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這一系列要求和舉措,彰顯我們黨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意志,體現我們黨勇于進行自我革命的堅定信心,我們要持續深入學習研究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特別是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以理論的自覺促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麥尚文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學習研討活動根基于“全面從嚴治黨: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論斷,旨在深入探討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等重要議題,深刻把握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課題。期待專家和同學們圍繞活動主題開展深入學習研討,分享研究成果,希望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研究基地持續推動廣大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廣州地區培養造就更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廣東省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丁晉清教授圍繞“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主旨發言。他提出,我們黨一貫重視廉潔文化建設,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是思政建黨、制度強黨的重大舉措,并從六個方面闡述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他認為,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黨員干部內外兼修;有利于形成價值指引和精神力量;有利于夯實廉潔從政、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切合當前的反腐要求,是迎接未來挑戰、涵養政治生態的有力保證。
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孟源北研究員發言主題是“以自我革命的勇氣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從三個維度對如何走好“新的趕考之路”進行論述。他認為,堅持黨的初心使命,筑牢理想信念,堅持人民至上,是保持自我革命的動力,是應對重大挑戰、降低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的法寶;凈化黨的政治生態,是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強大政治保證;把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確保新的趕考之路順利前行。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謝迪斌教授以“夯實基層基礎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著力點”為題發言。他指出,黨的建設在基層基礎建設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夯實基層基礎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著力點。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一方面要加強革命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強自我革命。偉大的社會革命和偉大的自我革命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社會革命引領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羅嗣亮教授發言題目是“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的理論邏輯”,他分別從邏輯起點、邏輯主線和邏輯目標三方面深刻分析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背后的理論邏輯。他指出,邏輯起點是“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和突出優勢”,邏輯主線是“以民主集中制來促成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邏輯目標是構建“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六有”政治局面。
廣州大學廉政中心、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董石桃教授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基本特性和完善路徑”為主題發言。他認為,從基本特性來看,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在范圍上具有黨和國家的雙重性,其基礎在于監督體制建設,核心在于監督制度建設,具有歷史性、制度性和系統性。從完善制度來看,強化中心引領、推進系統耦合、提升制度績效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才能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系,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謝加書教授發言主題是“加強對權力外溢的治理”。他指出,在實踐中權力外溢經常發生,直接影響權力的正常運行,給黨和國家制度帶來巨大危害,影響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面對當前權力外溢的現象,我們要從我國實際出發,結合權力外溢的不同表現形式,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深化機構改革、嚴格執行黨紀國法和提升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質,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防止權力的外溢。
華南師范大學廉潔教育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和焰副教授以“自我革命:‘治權’方程中的中國解法”為題發言。他指出,自我革命是在馬克思主義權力監督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權力監督道路。自我革命豐富了權力監督理論,為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實踐提供了中國方案,是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奧秘所在。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高賀圍繞“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兩個答案’的內在關聯”的主題,從思想淵源、根本保證、價值導向和重要條件等方面展開闡述。他認為,“兩個答案”回答的是同一個問題,接受人民監督是祛病除疴的“外在良方”,自我革命是強身健體的“內在免疫”。兩者是互補關系、內外因關系和遞進關系,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一體兩翼,彼此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充分體現了繼承性和發展性的辯證關系,有機統一于我們黨長期執政的實踐中。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吳昱副教授圍繞“主動與自覺:‘五個必由之路’視域下的從嚴治黨與黨的建設”作主題發言。他從“五個必由之路”的語境出發,闡述全面從嚴治黨的意義,探討自我革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問題。他指出,從歷史發展的進程、實踐的成果、文明比較的角度來看,黨的自我革命是主動的、自覺的,自我革命意識貫穿于黨的建設整個過程,自覺主動的自我革命意識,是黨永葆青春活力,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的法寶。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聯俊教授在學術小結中指出,本次學習研討活動中專家同學的發言,展現出對全面從嚴治黨理論的深度思考,深化了我們對加強新時代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了我們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自覺。他認為,在理論研究中推進實踐的發展,是理論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我們要不斷地從中國實踐當中發現理論命題,從中國奇跡當中找到理論支撐,用中國理論顯示中國力量。只要我們認準方向,堅定地走下去,中國的理論話語就會不斷壯大,為中國的實踐奠定堅實的學術基石,特別是為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學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