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智庫建設發展路徑
日期:2022-06-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高校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離不開高校智庫建設的蓬勃發展。我們要持續探索高校智庫建設的新發展路徑,充分發揮其在高校學科建設中的基礎保障作用。
高校智庫助力學科建設
高校智庫是高校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科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當前,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相互滲透,越來越多的學科邊界被打破,跨學科融合式創新成為未來學科建設的發展趨勢。然而,我國學科建設當前仍普遍按傳統學科分類,現有學科體系未能體現出新時代跨學科的橫向綜合性。高校智庫的發展可依托經濟、管理、金融、政治等多學科優勢,助力橫向綜合學科的建設。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表示,高校智庫可以通過其平臺運作,促進跨學科協作,培育新學科方向。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認為,高校智庫可以在多種意義上促進學科發展。首先,高校智庫服務于國家決策咨詢,學術研究視域更加全面,可以廣泛拓展學科建設的學術視野。其次,高校智庫可以打破傳統學科以門類來劃分學科建制的思維,以跨學科視野、理論和方法開展多學科合作,催生新的交叉學科。
科學研究重點探索人類和自然的內在規律,強調共性與應然,智庫研究通常從國家立場出發,強調個性與實然。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肖永平表示,科學研究側重于回答“是什么”,智庫研究聚焦于回答“怎么樣”,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學科建設的最大功效。此外,人才培養是科學研究與智庫研究的基礎,也是高校學科建設的根本。高水平的學科建設應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智庫建設的有機統一與相互促進。
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高校智庫要積極開展國家發展所需的前瞻性與預判性研究。歐陽康表示,高校智庫研究要切實深入實際,看清大勢所趨,提出好對策,創造新理念。特別是要對關乎時代發展的重大問題做出科學準確的理論解讀,提出合理可行的對策建議。鄢一龍認為,未來我國高校智庫的建設思路是要成為思想庫,提出具有大思想大戰略的中國原創理論,為構建中國學術話語體系作出貢獻,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思想支撐。
切實提高智庫政策研究質量是高校智庫發揮作用的前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院長黃卓表示,首先,要吸引并培養一批合格的智庫研究人才,既要熟悉國家政策,善于開展重大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的政策調查研究,又要有扎實的理論學術基礎。其次,要在質量控制、職稱評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最后,高校智庫研究要立足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有針對性地開展重大選題的戰略性研究。
肖永平提出,提升高校智庫的研究質量,要在智庫研究成果與學術研究成果間建立等效評價機制,建立一套系統的智庫型專業技術職稱評定標準和有利于合作研究的成果認定制度,制定智庫項目立項、研究與質量管理標準。此外,要保障高校研究人員與專家型實務人才有序流動,為智庫建設提供“資金蓄水池”,保證智庫研究的獨立性、開放性與及時性。
形成新的思想支撐體系
西方高校智庫發展較早,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受其社會的政治經濟性質影響,高校智庫更多為西方利益集團服務。而我國高校智庫則是服務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歐陽康表示,我國高校智庫的戰略定位是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基礎上,構建既具有世界視野又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最終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
黃卓認為,在研究內容上,西方高校智庫主要回答“是什么”的問題,研究選題較為隨意,研究成果多以分析得出結論;而我國高校智庫不僅回答“是什么”的問題,還要解決“怎么辦”的問題,研究選題更關注經濟社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通常提出的方案也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一系列新發展格局下的政治經濟改革,學術界迫切需要在學科體系中擺脫原有固化模式,形成一系列適應未來改革方向的新的思想體系。學術界要以中國實踐為中心,推進理論創新,為人類提供新的知識體系。在此意義上,我國高校智庫承擔和扮演著時代瞭望者與思想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