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進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的路徑
日期:2022-04-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科學有效的政府績效管理體系是衡量政府管理科學化、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識,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口。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嚴格績效管理”“完善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機制”“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績效評價體系”等一系列決策部署,要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促進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創新發展,要堅持從制度建設、機制銜接、技術應用等多個層面加強統籌謀劃,促進績效管理體系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充分發揮績效管理在優化組織決策、促進執行落實、激發組織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精準化水平,以推動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聚才引智謀改革
不斷強化頂層設計
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更廣泛力量。政府績效管理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既需要政府管理知識專業化,也需要績效管理理論工具專業化。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內部發力與外部借力相結合,注重聚才引智,廣泛凝聚力量,集中各方智慧,是推進政府績效管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走出去”,關鍵是要跳出科層制組織管理慣性思維,融貫內外,建立對外學習交流機制,積極學習借鑒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績效管理實踐經驗和做法。“引進來”,重點是搭建“開門問策”平臺機制,為引智聚才提供平臺渠道,使系統內部和外部專業智力支持常態化、制度化,甚至組織化。“引進來”推動建立外部專業第三方服務合作機制,引入專業化第三方智庫,充分發揮第三方專業優勢,為持續改進績效管理體系問診把脈,提高績效管理制度體系科學性,激活培育績效管理隊伍,促進學習型組織建設,進而推動績效管理高質量發展。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政府績效管理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既需要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明確改革方向航標,也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組織確保改革落地生根。系統完備的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切實可行的組織實施路線,高效健全的組織領導體系等,是推動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發展不可或缺的必備要素。領導體系是任何組織存續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的實踐證明,堅持領導掛帥,頂層謀劃,把強化頂層設計、搭建體系架構作為績效管理改革的切入點,有利于系統推進績效管理。
政府績效管理改革設計要立足“大績效”觀,構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政府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建構意見、辦法、細則、配套規則等組成的一套系統完備的績效管理制度體系,以制度化方式統籌推進政府組織綜合績效、政府部門績效、領導干部政績與公務員個人績效管理改革,實現組織績效、部門績效與個人績效無縫銜接。組織策略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目標的實現。在推行績效管理改革過程中規避或消除部門本位主義、思想觀念認識不清等方面的障礙,科學有效地實施策略至關重要。加強頂層設計,要把擘畫績效管理創新發展的總體布局,明確任務項、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狀作為推行績效管理改革的方法策略。把建立“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的管理組織體系,強化領導責任、配強績效隊伍作為績效管理改革的組織保障。
暢通流程銜接機制
促進績效有效傳導
組織是由個體、崗位、流程、職能構成的一個復雜系統。其中,流程機制是組織運行的核心。健全優化績效管理流程機制,要把促進流程精準化銜接作為績效管理改革創新的著力點,保障績效管理業務流和部門職能工作流暢通,實現績效管理在不同層級、不同部門有效銜接。
首先,注重把“考人與考事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組織績效與個人績效,推進組織績效評估、領導干部政績考評與個人績效考核機制有機銜接,在整體上、橫向上、縱向上實現績效有效傳導,將“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機融合為一體。其次,注重把考核與激勵機制有機銜接起來。績效考核目的在于促進績效持續改進,好的更好、壞的變好,改變過去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窘境,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績效導向。評估結果應用直接影響考核實效。“考而不用、用而不實”會大大降低績效考核功用效果。因此,要突出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與單位評先、個人評優、干部晉升、領導職務職數調配等有效掛鉤,把正向激勵和問責懲戒有機結合起來。最后,注重督查與考核機制有機銜接。“考評”為“督查”提供了方向和指引,“督查”為“考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要著重搭建“以強化過程管理促進目標結果實現,以結果管理倒逼監督預警糾偏”的閉環督考聯動機制,化督為考,融考于督,實現過程管理與結果管理的雙向融合嵌入。
強化新技術應用
打造數字績效平臺
進入21世紀,智能物聯網時代的第四次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科技驅動著人類社會的快速數字化轉型。當前,“用數據說話,讓數據做主”已逐漸成為各行各業各領域的治理格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前政府績效管理改革要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必須強化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有效應用。要堅持把統籌布局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績效管理系統與業務職能系統一體化融合作為政府績效管理改革創新的突破點,提升績效管理信息化、自動化水平,推動政府績效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打造數字績效生態系統,實現對績效生成過程中有關人、事、物狀態數據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記錄、刻畫與分析,用數據精準分析研判需求,輔助績效目標制定,精準跟蹤績效動態,更好地實現從年終“算總賬”到全程“算細賬”的轉變;拓展績效評估的信息來源,提高評估的精準度,從而形成從“目標確定”到“過程監控”再到“結果評價”的管理閉環。
同時,除了以強化制度、機制與技術等“硬環境”建設撬動績效管理高質量發展外,還要重視軟環境建設,為績效管理體系澆鑄精神,鍛造靈魂。推動績效管理不斷深入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是樹立正確的績效管理理念和營造良好的績效文化氛圍。要堅持把培育績效文化,激發組織內生動力作為推行績效管理改革的根本落腳點。加強績效管理軟環境建設要堅持“線上與線下”“培訓學習與宣傳引導”相結合,有效激發組織內生動力和活力。著重圍繞績效管理核心價值,通過組織培訓、宣傳宣講、建設績效文化示范點、各類比賽和理論研究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創建績效品牌,提升績效認識,樹立正確績效觀,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對績效管理的思想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讓績效管理理念入耳入腦入心,使各級干部充分認識績效管理重要性,營造“人人講績效、事事求績效”的濃厚文化氛圍,激發干部隊伍“比學趕超”勁頭,進一步激活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稅務績效管理:實踐發展與理論研究”(19@ZH01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